Radiofrequency Ablation for the Relief of Cancer Related Pain from Metastatic Non-Small Cell Lung Ca

来源 :第二十一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8年CSCO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j00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他文献
肿瘤相关性贫血(cancer related anemia,CRA)是肿瘤自身引起的或在肿瘤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发生率约30%~90%.CRA是恶性肿瘤常见的伴随疾病之一,并且肿瘤的类型及其恶性程度与贫血的发生率相关,可能也与化疗前后,不同性别之间存在一定关系.CRA主要表现为红细胞数量减少或血红蛋白数量下降.贫血会影响患者的体能状况还有治疗疗效,致使患者精神状况和生活质量下降.因此根据最新的研究进
肿瘤新生血管可为肿瘤细胞提供氧气及营养,并且可以通过分泌生长因子直接促进血管周围肿瘤细胞增殖,在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中起重要作用[1].因此,血管生成被列为恶性肿瘤的十大特征之一[2]."抗血管生成治疗"这一概念最早由Judah Folkman教授在1971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提出[3],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已经成为和手术、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并驾齐驱的一种肿瘤治疗方式.按照化学结构
因结直肠癌有相当比例患者在发生转移时仅发生肝转移,因此针对肝转移病灶的局部治疗可以改善预后.临床上可以使用的局部消融技术包括冷冻消融、微波消融、射频消融等对于肝转移灶的治疗均有明确的的疗效,其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由于其稳定性好、开展时间长等因素,是国际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消融技术.重点对射频消融在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予以简要介绍.
本研究中,三维可视化导航平台可以制定明确的术前规划和术后评估,极大地提高了介人穿刺准确性并改善治疗效率。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三维可视化导航平台对超声引导下经皮微波消融大肝癌患者进行术前规划和术后评估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以及TACE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大肝癌的治疗效果。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飞速发展,分子靶向治疗成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敏感人群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使得晚期NSCLC的治疗逐步迈向个体化与精准化.分子靶向药物是以肿瘤细胞过度表达的某些标志性分子为靶点有效地干预受该标志性分子调控并与肿瘤发生密切相关的信号传导通路,从而达到抑制肿瘤生长、进展及转移的效果.目前,分子靶向药物主要包括: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以表皮生长因子受
会议
免疫治疗近年呈飞速发展的趋势,目前已经改变了恶性肿瘤的治疗格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Pis)是免疫治疗的典型代表,可以促使效应T细胞特异性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已经成为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等多种实体瘤和淋巴瘤的治疗选择.随着ICPis临床应用的逐渐增多,肿瘤学家发现其不良反应(adverse events,AEs)与传统的化疗药物和靶向药
尽管免疫疗法在肿瘤治疗中已经逐渐地开展,尤其在黑色素瘤和NSCLC上已经获得FDA的批准。但对免疫异常毒性的了解仍旧有限,对免疫异常毒性的管理也处于探索阶段。不管如何,免疫异常毒性的管理需要进行早期检测、早期预防;并通过多种检测手段,时刻监控治疗前后以及治疗过程中病人的各项指标变化。一旦发生免疫异常毒性事件,就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对于发生频繁但程度轻微(1-2级)的毒性事件,可通过暂停免疫
根据GLOBOCAN估计,2012年全球约有1410万新的癌症病例,820万患者发生癌症相关死亡事件.由于诊断和治疗发展速度加快,现在更多的病人治愈或者在伴有肿瘤转移的情况下获得更长的生存.然而,癌症的诊断,疾病本身和抗癌治疗的后遗症是患者的主要的压力来源.在过去的十年中,临床医生已经接受了这一点,同时生存和无病生存都是基本因素,总体生活质量(QoL)对于患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体现在越来越多地
甲状腺热消融治疗是借助影像技术引导对部分甲状腺结节开展的微创治疗,主要包括微波消融(microwave ablation,MWA)、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及激光消融(laser ablation,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