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缓释片体内缓释作用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2005中华中医药学会中成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hao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动物实验,对复方丹参缓释片体内缓释作用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复方丹参缓释片与自制复方丹参片相比,可延缓药物作用持续的时间,具有延缓起效的作用,通过体内血样钙拮抗作用测定可以作为缓释作用评价的方法之一。
其他文献
图像配准在医学图像处理领域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对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尽管对这方面的研究已经展开多年,但目前的主要方法仍然存在不足之处,急需改进,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本文主要针对现在流行的基于最大互信息量的配准方法展开讨论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同重叠区域下的配准框架,在此框架下,将一些统计相似性配准算法统一为基于最小条件熵的图像配准算法.通常称为归一化互信息配准的方法。
PET图像反映人体的功能和代谢信息,通过分析图象像素的密度,得到脑部在该位置的新陈代谢情况,协助医生进行临床诊断.然而目前核医学临床实践上缺少量化的正常值标准.本课题选取了530例正常人的PET影像作为样本,按照年龄分段,在经过图像的空间归一化处理后,通过对像素水平的统计,获得了一系列标准PET脑功能图像,并得到了脑部各区域的PET成像正常值范围,可作为诊断时的参考标准。
本文对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进行了探讨。运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急性荨麻疹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2、IL-4水平以及外周血体外培养产生IL-2、IL-4的水平。结果提示:祛风止痒口服液治疗急性荨麻疹的作用机制可能在于调节外周血单一核细胞分泌IL-2和IL-4等Th1和Th2类细胞因子的水平,以消除变应性炎症和恢复正常免疫功能。
本文通过观察祛毒胶囊对LPS诱导的狼疮样模型小鼠几项免疫指标和病理改变的影响,探讨了祛毒胶囊治疗SLE的可能机制。研究表明,祛毒胶囊对狼疮样小鼠血清中IL-6、IFN-γ及TNF-α的分泌有抑制作用,能明显改善其病理状态。
本文对皮肤改善剂七叶树提取物的成纤维细胞力产生促进机理进行了研究。文章指出,七叶树提取液并非产生对肌球蛋白轻链脱磷酸化酵素的MLCK的作用力,而主要是通过对罗一激酶活性化,促进肌球蛋白轻链的脱磷酸化酵素MLCPPase灭活化,阻断脱磷酸化,使肌动球蛋白系活性化,促进力的产生。
本文从生物物理化学的角度,探讨了黄连及其不同炮制品药性的客观真实性。结果表明,黄连不同炮制品的总生物碱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细菌的生长。偏温性药姜制黄连、酒制黄连、吴萸黄连使细菌指数生长期的生长速率常数显著减小,生长代谢过程中热量释放显著增加;偏寒性药生黄连、醋制黄连、胆汁黄连则使其有所增加,两者存在较稳定的差异。
本文对参乌胶囊治疗老年性痴呆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新复方参乌胶囊能够作用在AD复杂发病机理中的多个环节,尤其是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可望开发为治疗AD的有效药物。
本文对中成药的妊娠禁用及慎用药进行了分析研究。文章整理出孕妇禁用药72种,孕妇慎用药44种,孕妇服用请遵医嘱的10种,分别占中成药总数的21.1﹪、12.7﹪、3﹪。
本文采用HPLC对乳宁丸中芍药苷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芍药苷在0.05-0.25 μg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8.96﹪,RSD=0.8﹪(n=5)。该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乳宁丸中芍药苷的含量测定。
本文对抗肝炎中药研究开发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中医药在治疗肝炎特别是慢性肝炎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随着人们对肝炎疾病认识的深入和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的揭示,中药将在防治肝炎疾病特别是抑制肝炎病毒复制,改善病人症状、体征和肝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