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SI标准的制定及近期标准更新

来源 :第一届全国冷弯型钢结构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gsnt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冷弯型钢规范AISI S240-15,总结了龙骨体系设计和施工AISI S400-15以及冷弯薄壁钢规范地震结构设计情况,指出冷弯钢框架(槽钢梁+闭口矩形钢柱,螺栓连接),螺栓滑动及节点承压变形,剪力强度通过计算决定,,材料预期强度及计算决定等方面内容。
其他文献
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中,主要通过剪力连接件来在钢-混凝土界面中传递剪力.其中,栓钉是在众多的钢-混凝土组合构件(如组合梁,钢柱-混凝土基础,以及钢框架-混凝土剪力墙等)中最常用的一种剪力连接件.多年来各国学者已经对栓钉的力学行为和承载力开展了广泛的研究.课题组在过去的研究中,通过推出试验验证了密布群钉与超高性能性能混凝土的剪力连接件的可行性,为其静力性能和承载力评估的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在
目前非线性问题是影响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应用于隔震结构的主要障碍,本文针对隔震结构的非线性问题,首先研究了耗能隔震支座LRB的力学模型、隔震结构阻尼比的特点、CCQC法的基本思想,然后阐述了非线性迭代分析的基本过程,开发了基于CCQC法和非线性迭代的隔震结构辅助分析软件PMSAP_Isolator,最后基于实际工程的分析模型对软件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软件可以实现快速收敛,可有效解决隔震结构
本文主要介绍了运用性能化设计方法对某超高层住宅项目的设计思路.该超高层项目位于重庆,建于边坡之上,结构高度168.4米,高宽比达10.5,属于对风载敏感的建筑.本文通过了一系列分析方法,包括小震、中震、大震下的弹性及弹塑性分析,顺风向风振、横向风振、扭转风振的影响以及风速时程对顶点加速度影响等,对结构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确保结构达到抗震性能要求和风载下承载力及舒适度要求.
某办公实验楼,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地上6层,其中首层8颗框架柱拔除(如图1所示),层高为10.8m,2~6层层高均为4.2m.结构整体SAP2000(v19)模型如图1所示,典型结构平面图如图2所示.本文以该工程为依托,基于SAP2000(v19)进行弹性和弹塑性时程分析,并通过对比普通支撑框架结构,考查该结构在预估地震作用下,采用BRB消能减震的效果,本文对BRACE结构和BRB结构进行
随着中国住宅建设的持续发展,国家高度重视村镇建设问题,通过提升村镇住宅在抗震防灾、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能力,从而整体提升中国建筑的抗灾能力,减少由于地震等自然灾害带来的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本文介绍团队参与研究的轻质木结构体系,其不但自重轻,抗震性能优良,还具有节能环保、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施工效率高和造价低的优点,更符合国家关于抓好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材和推动建筑工业化等政策要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
某体育场建筑面积为77000m2,设4.5万固定坐席,整体建筑外观详图1.如图2所示,罩棚平面近似为椭圆形,内圈为索膜屋盖,外圈为支承索膜屋盖的受压桁架.罩棚南北向约为283米,东西向约为265米,索膜屋盖悬挑长度均为56.5米.本文结合某体育场罩棚设计过程遇到的关键问题进行研究,主要包括椭圆形车辐式索膜结构的体型优化、雪荷载分布研究、整体结构抗倒塌分析以及索夹节点的优化设计。
概述了近10多年来,各类钢结构在国内建筑领域的推广应用最为迅猛,进入了国内钢结构建筑发展的黄金时期,介绍《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新一轮修编工作,指出今后将继续研究冷弯型钢开孔构件的设计方法,组合截面构件承载力设计方法,直接强度法,檩条的精细化设计,抗震设计方法,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性能以及退火冷弯型钢的材料性能及承载力设计方法等方面内容。
介绍了冷弯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以及冷弯型钢结构装配式住宅系列,分析了其应用情况,指出今后设计、施工、营运、维护一体化,工厂部品部件产品的主体、围护、门窗、连接件一体化,结构、保温、隔热、隔声、装修一体化,门窗采光、遮阳、保温隔热、隔声一体化,与被动式节能技术相结合,最大程度的实现节能环保,提高居住舒适性。
首先介绍了有效宽度法(EWM)和直接强度法(DSM),总结了国外直接强度法的研究和应用以及国内直接强度法的研究和应用情况,提出钢结构应用DSM法的截面类型扩展和限制条件,进一步查明非纯弯与纯弯DSM公式的同异,复杂受力状态下DSM公式的研究,具有孔洞构件的DSM算法,局部和畸变弹性临界应力的简化算法,正常使用状态直接变形法(DDM)的进一步研究。
介绍了上海筑邦测控科技有限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重点介绍了其土木工程实验室整体规划设计,探究了其教学实验系统,科研试验及工程试验系统以及虚拟仿真实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