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食禁水不禁中药--谈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治疗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十九次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y_l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性胰腺炎是胰腺的急性炎症过程,是胰腺消化酶对胰腺自身消化引起的化学性炎症,在不同程度上波及邻近组织和其它脏器系统其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上腹痛,伴有不同程度的腹膜炎体征,常有呕吐,发热,心跳加快,白细胞升高,血、尿、腹水淀粉酶升高。其病因与胆道疾病,十二指肠返流,酒精中毒、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此外,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感染、某些药物等因素亦可诱发。以胆石症和酒精中毒为病因者高达80%。临床上分为轻型急性胰腺炎和重症急性胰腺炎。轻型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出现轻微的脏器功能紊乱,没有严重腹膜炎体征和严重的代谢功能紊乱。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可很快出现多脏器损伤及功能衰竭的各种表现。 本文提出了禁食禁水不禁中药,中医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方法,以疏通为大法。根据辨证采用大承气汤或小承气汤、人柴胡汤、茵陈篙汤等以大黄为主药的通腑方药,结合疏肝利胆、清化湿热、理气化癖等方法,剂量个体化,以通腑、疏利为目的,口服(胃肠管注入)、灌肠给药,以肠道多次通便、腹胀消退为度。
其他文献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一般认为mS属多因素的生理心理疾病,精神压力、饮食因素和胃肠道感染均可以导致其发生。西医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多以对症治疗为主,疗效远不能令人满意。肠易激综合征分为腹泻型、便秘性、腹泻便秘交替型和未分型,其中又以腹泻型(IBS-D)最为常见。本病是公认的中医药治疗优势病种,辨证施治个体化诊疗方案所取得良好临床疗效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本文采用疏肝健
肠易激综合征病因尚未完全明了,目前认为可能是与胃肠动力异常、内分泌及内脏感觉高敏感性、炎症感染、精神心理和饮食等相关的多种因素综合作用所致,很难用一种理论或学说予以合理解释。中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腹痛”、“腹泻”等范畴。病位在肠腑,与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土虚木乘,肝脾不和,脾受肝制,运化失常为本病基本病机.故治当补脾柔肝,祛湿止泻。痛泻要方是祖国医学宝库中的经典方剂,现代药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炎性病变,国外学者一般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是包括感染在内的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多基因缺陷的易感倾向个体,诱发异常免疫反应而导致疾病。MUC蛋白是一类由上皮细胞分泌的高分子量的糖蛋白,它是粘液凝胶的主要组成成分,是一组高度糖化的不同糖蛋白的总称。本文运用免疫组化法分析MUC2,5AC核心抗原及TFF1,TFF3的分布与表达,探讨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尚不十分清楚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与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病情轻重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前期作者采用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在此基础上,本文重点观察复方苦参结肠溶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NF-κB及STAT6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疗效机理。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率在国内外有逐年增高的趋势,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我们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筛选确立了芪仙安肠方,临床疗效显著。本文以TNBS为半抗原诱发大鼠UC模型,观察芪仙安肠方在红细胞免疫以及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等方面的影响。
作者从1998年开始,采用纯中药协定方《溃结灵》肠腔内滴注治疗148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发现疗效显著,副反应少,复发率低。本文随机分组治疗及西药对照组进行临床对比观察研究,并对研究结果进行了分析。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 FD)属于胃肠动力障碍性疾病之一,临床上多表现为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不适、疼痛、饱胀伴餐后加重、早饱、食欲不振等,但消化内镜等检查未见明显器质性病变。功能性消化不良在祖国医学中属于脾胃病范畴,近年来国内有学者研究认为FD中医分型与胃电图存在相关性,胃电图检查可以为临床提供胃功能活动的客观变化依据,有助于临床医生对FD患者进行辨证分型。笔
慢性胆囊炎是指胆囊之炎症成慢性迁延性经过而言,为临床上最常见的胆囊疾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以及诊断技术的进步,胆囊炎的发病率和检出率逐年上升。西医治疗以消炎、利胆、解痉、止痛为主。本病归属中医"胁痛"、"胆胀"、"黄疸"等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厥阴病篇,本方驱邪而不伤正,扶正有助驱邪,治疗蛔厥确有良功,因而后世奉为治蛔主方,然而据此就把乌梅丸作为治蛔的专剂,则嫌失之局限。其实仲景于乌梅丸方后已有"又主久利"的记载。柯伯韵指出"看厥阴诸证与本方相符,下之利不止,与又主久利句合,则乌梅丸为厥阴主方,非只为蛔厥之剂矣。"现代临床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尝试,将乌梅丸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各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开展了乌梅丸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蒿芩清胆汤药方;然后,论述了以此方治疗肺部感染,胆囊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肾盂肾炎等疾患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