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Sunda盆地古近系Zelda段(扇)三角洲沉积特征

来源 :全国第四届油气层序地层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Sunda盆地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与爪哇岛之间的Sunda海峡的北部,古近纪渐新世是一个典型的半地堑盆地,发育了一套陆相碎屑岩沉积.前人认为该盆地古近系Talang Akar组Zelda段主要为河流沉积.本文通过对岩心的岩性序列与沉积构造、测井曲线形态组合与地震反射特征的系统研究,认为古近系渐新统Zelda段主要为三角洲和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在Zelda段沉积早期还发育代表盆地快速下沉阶段的近岸水下扇、滨浅湖、深湖以及浊积扇沉积.本文详细论述了Zelda段三角洲及扇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和平面分布规律.
其他文献
西南山区地跨我国一、二级地形台阶,地形高差悬殊,河谷深切,地貌类型多样,地层岩性复杂,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活动强烈,地震活动频繁,加之暴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我国突发
海底不稳定性和灾害地质因素是目前是近海灾害地质研究的主要课题.大抵可分为构造、重力-斜坡、水动力-地貌、和沉积-地层4种不稳定性.中国近海灾害地质因素有5大类,约40种.
在区域地质环境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大比例尺工程地质测绘并结合地球物理勘探,研究了凤安山滑坡的特征,如滑坡的周界范围、规模、物质特征、微地貌特征、坡体结构、滑动面位置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价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基础资料的可靠性和数学模型的合理性.由于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级别是地质环境各要素优劣程度和经济易损性的综合,同一指标可能同
陆相层序地层学研究的核心技术包括沉积体系域表征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技术和区域储层评价技术等.进入21世纪,我国更加重视层序地层学研究,特别在三维地震技术的应用、盆地坡
地质研究的首要工作是解决一个地区的地层划分和对比问题.地层划分与对比是一切地质研究工作的基础.地层划分的原则和尺度关系到一个地区地质研究的精度.科研生产实践的需要
本文对库车西部白垩系-古近系层序格架与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文章根据8个不同级别的层序界面的识别,考虑到地层的发育情况及区域构造背景,按基准面旋回级别划分层序和层序命名
本文以现代沉积和野外露头建立的储层地质知识库为指导,利用大量电测资料开展密井网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了满足注水开发中后期调整挖潜需要的高分辨率等时地层格架,提
兴隆台-马圈子地区沙三段发育多套、多期次的浊积砂岩体.根据地震反射终端,结合钻井岩性和测井响应及构造运动特点等,将兴隆台及其周边地区沙三段划分出3个三级层序:层序Ⅰ、
乌参1井位于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乌什凹陷古牧别兹区带依拉克构造上,钻探目的层为白垩系和古近系.白垩系岩性主要为褐色粗、中、细岩屑砂岩;古近系岩性以砾级、粉砂级颗粒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