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Hopkinson一维拉伸层裂实验的数值分析

来源 :第八届全国冲击动力学学术讨论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c99z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对混凝土Hopkinson一维拉伸层裂实验进行了探讨,计算采用了Holmquist-Johnson-Cook混凝土本构模型:结果显示:试件截面的应力分布是均匀的,只要在一维拉伸层裂试验中将加载压力脉冲很好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可以将应力波传播过程作稳定不衰减的近似处理,方便地得到混凝土材料的动态抗拉强度参数.
其他文献
本文采用能处理拉、压失效和含状态方程的率相关岩石爆炸损伤模型,对岩石爆炸非弹性区应力波的传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径向粒子速度、径向应力、切向应力随时间和空
本文采用理想流体对称碰撞模型,分析了爆炸焊接流场中沿流线的物理变形,推导出了角变形的理论计算公式,利用C语言编程对角变形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在驻点近区,从来流沿出流方
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常态碳-水的混合行为。结果表明,石墨晶相和金刚石晶相碳与水的直接混合效果与文献报道的出入很大,不能满足冲击压缩实验均匀度等指标的要求。文章给出了适
本文利用复变函数法、保角映射技术及多极坐标移动技术求解讨论了直角平面内马蹄形孔洞对稳态入射平面SH波的散射问题.首先写出直角平面内不存在马蹄形孔洞时介质中传播的入
本文利用多台单色光电谱仪,观察AI粉和RDX粉末激波动态混合爆炸,发现有游离态C析出.在相同条件下的纯RDX爆炸实验中没有C析出.研究认为AI与O原子的活性强于C,使得游离态C的析出.
本文基于Y/G=constant及G/B=constant假设,构建了OFHC的七种高压与高应变率本构模型.对于OFHC进行了平面冲击波试验,采用纵向与横向锰铜应力计记录了试件中的纵向与横向应力历
本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计算了在冲击波加载条件下,单晶铁中的结构相变,相互作用势采用嵌入式原子势,单晶铁样品的尺寸为28.7nm×22.9nm×22.9nm,总原子数为1.28×106个。通过
本文研究了火星表面物质硫酸镁硫酸钙及其结晶水相的冲击行为。冲击回收实验用于研究MgSO4和CaSO4及其结晶水相(MgSO4·H2O,MgSO4·7H2O,CaSO4·0.5H2O)冲击诱导脱水及分解反应
本文基于冲击波理论,对经阻抗梯度飞片撞击后的钽样品的温升与熵增进行了理论计算.当飞片速度较低时,样品的终态温升与熵增很小,接近等熵状态;随着飞片速度的增大,样品的终态温升
本文对碳环氧编织复合材料的动态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得到了,关于碳环氧两种不同结构复合材料的动态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得到了应变率对两种材料应力应变关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