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眼房角及相关结构构型分析

来源 :山东省第十九次眼科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onscr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近视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致盲疾病之一,亚洲约有80%的发病率。目前研究多集中于角膜曲率、角膜厚度、前房深度、眼轴长度、视网膜及脉络膜改变等方面而眼前节结构如前房角形态、睫状体形态等改变的研究少见报道。目的 对近视眼前房角及睫状体等相关结构进行测量,了解正视眼与近视、不同程度近视之间的房角构型是否存在差异以及近视的屈光度是否与房角构型的变化存在联系。方法 受检者分为四组:正视眼(30眼)、低度近视(46眼)、中度近视(35眼)、高度近视(38眼)分别进行眼压测量、角膜曲率、眼轴、UBM、散瞳验光等检查。观察指标包括:屈光度(RP)、眼压(IOP)、角膜厚度(CT)、角膜曲率(CCV)、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房角开放距离(AOD)、虹膜厚度(IT1、IT2、ITM)、睫状体位置(A角、B角、TCPD、ICPD)睫状体厚度(T值、CBT1、CBT2、CBT3)。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水平斜视矫正术后眼屈光状态的动态变化,以及不同术式对眼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3年6月~2014年7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眼科行水平斜视矫正术的患者65例78眼
  目的 测量6-18岁青少年晶体厚度并分析其相关因素,以探讨晶体在近视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近视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基于学校的横断面研究方法,通过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从威
  目的 分析配戴角膜塑形镜(orthokeratology)和RGPCL在近视矫正临床应用中对患者的角膜厚度及角膜内皮细胞影响的差别,为临床验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美国欧几里得公司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