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NASTRAN分析大型薄壁钢结构筒体与桩—土相互作用

来源 :第六届全国结构减震控制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yigu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NASTRAN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为分析平台,在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对大型薄壁钢简体结构的动力性能、地震作用下简体的反应和材料的强度问题进行研究。目前关于此种筒结构的抗震设计都是基于刚性地基的假设,即假定结构物遭遇地震时,筒体底部位移与自由场地一致。然而,实际地震中,由于上部结构的反馈作用,使桩、地基和土体发生变形,引起桩基相对于自由场地的平移与转动,从而改变上部结构的动力特性。因此,对于大型薄壁钢筒结构,尤其是软土地基上的大型薄壁钢结构简体,地面以上高度40米,底面半径仅6米的圆筒柔性结构。抗震设计时有必要考虑桩—土—结构相互作用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而桩基础又是目前软土地基上的高耸建筑通常采用的一种基础形式,基于上述原因,针对桩—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了研究。
其他文献
中国妇女活动中心二期工程分为南区酒店、博物馆和北区公寓,地上9~11层,地下4层.其中南区酒店地上9层,地下4层,为平面、竖向多项不规则的复杂高层建筑,为了提高该结构的抗震性能,特别是大震下的抗震性能,根据超限审查专家的建议,设置了18个软钢阻尼器(HADAS)。本文对该工程的结构体系做了简要介绍,采用SATWE程序对结构是否采用软钢阻尼器进行了对比的整体分析、弹性时程分析和简化的弹塑性分析,并根
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了温度、加载频率、循环次数、试验标距,施加预应力等因素对SMA和一种CT形SMA阻尼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利用SMA的超弹性阻尼特性可以研制出良好的耗能减震装置,在土木工程的抗震加固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地震或计算、施工的误差使结构物的固有频率发生偏移或使实际的固有频率与设计值出现偏差,导致被动TMD或TLD的减震效果明显下降。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混合水箱微调的TMD系统(TMD Fine Tuned by HybridTanks System,简称混合调频系统,HTS)的概念,并以被动控制的形式研究了本系统应对结构物频率发生偏移情况下的减震控制策略。介绍了本系统各参数的设置方法,TLCD、TLD以
本文利用大型通用软件ANSYS对五个型钢混凝土柱试件的受力性能进行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着重对型钢混凝土柱数值模拟中SRC截面混凝土划分及混凝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的采用进行了研究,建议将SRC截面混凝土划分为约束区和非约束区,并建议了相应的应力应变本构关系.最终形成考虑不同混凝土区域的型钢混凝土数值模拟技术,型钢混凝土柱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表明所建议的型钢混凝土结构ANSYS数值模拟技术
以某居民小区为工程实例,对竖向地铁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从加速度时程、频谱和振级三个方面分析了竖向地铁振动对传统与隔震建筑的影响,初步得出:地铁振动的频率范围在10Hz~400Hz之间,在50Hz~400Hz高频范围内,隔振结构对信号的衰减作用明显,最大衰减幅度达25dB,而传统结构在高频区对信号有一定的放大作用。
将现有建筑设备隔震体系分成了三类,分析了各类体系的适用范围、技术发展现状及其优缺点。对结构-设备复合体系的研究分析方法进行了归纳,介绍了各类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分析了目前我国在民用建筑内非中断性中枢运行设备隔震技术在装置开发、理论与试验研究、标准制定、应用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对非中断性中枢运行设备隔震技术开展研究与应用中应解决的一些问题。
在核心筒悬挂减震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研究基础之上,建立了该结构减震分析的简化力学模型。在小震、中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分析了该结构力学模型和动力方程的差异。利用有限元分析程序SAP2000对该结构在小震、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反应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符合较好。
介绍并分析了六种新型调频液体阻尼器(TLD)。其中斜底式TLD、附加磁性流体式TLD(TMFD)与圜锥式TLD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优化TLD中液体的晃动力;内表面带凹橹的TLD(WSDE)与带夹板式网筛的TLD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水箱内液体的耗能:带挡板的TLD设计的主要目的则是拓宽TLD的有效频率带宽。此外,提出了一种可控式TMD-TLD混合调频系统(controllable TMD-TLD hyb
高压变电站是一项重要的生命线电力工程设施之一,而变电站主控楼等建(构)筑物内有许多的重要电气、保护设备和精密仪器,在变电站正常运行中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强烈的地震严重地威胁着各类变电站的安全,隔震减震技术不仅可以保护建(构)筑物的安全,还可以保护建(构)筑物内的设备、仪器的安全,可以有效提高变电站的抗震能力。本文采用SAP2000通用有限元软件分析某220kV变电站主控楼隔震与非隔震结构的地震响应,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张弦粱结构抗震性能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内容包括:张弦粱结构的模态分析;抗震分析方法;考虑行波效应下张弦粱结构的动力平衡方程以及抗震性能的参数分析。最后指出该结构体系应当研究、深化和开发的学科课题,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这种大跨度空间结构体系在我国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