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人群的针灸防治与实践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全国中医治未病学术会议暨治未病分会成立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hua5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毫针针刺结合自我管理防治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早、中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取毫针针刺,结合自我管理给以综合治疗.结果:60例患者均治疗20次后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5天~2个月,按自拟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32例,良21例,可5例,差2例,总优良率达88%.结论:毫针针刺结合自我管理,可以缓解症状,改善膝关节功能,延缓KOA的发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哮喘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虽经各种努力,哮喘的复发仍居高不下,降低哮喘复发率是当今的主要难题.中医药治疗哮喘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值得发掘的聚宝盆.目的:以生脉散合补肺汤治疗哮喘,分析该汤剂对哮喘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肺气虚证哮喘病人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生脉散合补肺汤8周.结果:治疗前后相比,患者的症候积分和肺功能均有所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生脉散合补肺汤具有良好的防
介绍贾春生教授临床应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快速镇痛、恢复运动功能经验.应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对肢体、躯干疼痛及或功能障碍,如多种痛症、偏头痛、颈椎病、急性腰扭伤、软组织损伤、肩周炎、腰间盘突出、坐骨神经痛、中风或脑外伤导致的肢体功能障碍等疾病方面均有快速镇痛及恢复运动功能的疗效,有很好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中医治未病理论源远流长,旨在通过未病先防来养生防病,提高人体免疫力;通过已病防变、已变防渐来限制疾病在现有的阶段,进而阻断其继续恶化发展.本文从"治未病"的思想理论渊源及现代养生与临床的研究等方面,介绍中医"治未病"思想的深刻内涵和重要的实践意义及其在高尿酸血症中的应用,发挥中医药优势,从中发掘有效防治高尿酸血症的中医药疗法前景广阔.
目的:探讨本清速溶抗菌剂对皮肤外伤创面的影响.方法:自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对52例皮肤外伤病人,应用本清速溶抗菌剂治疗.结果:52例病人经保守治疗后创面基本愈合,时间最短7天,最长90天.结论:本清速溶抗菌剂是促进创面修复和愈合的理想生物敷料,可预防和减少疲痕的形成,是一种安全可靠、使用方便的外用药.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颗粒剂配合健康教育调理痰湿体质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中华中医药学会)中的体质评定方法,对到北京市平谷区中医医院门诊部就诊并符合单纯性肥胖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型评定并筛选出符合痰湿体质的患者100例,采用SAS统计软件随机分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口服中药颗粒配合健康教育组(简称治疗组)和健康教育组(简称
目的:详细阐述腰椎早衰状态人群治未病调理方案临床实践.方法:就前来我院治未病科就诊的腰椎早衰状态人群,选取43例,随机分为3组,火针治疗组15例,调理组(中药加膏方、冬病夏治、自我调养等传统中医药治疗手段)15例,复合式治疗组(火针配合中药、自我调养及其它治疗手段)13例.根据个人体质差异不同,给予适当的调理方案.经治疗后,参照VAS、Bathel、JOA腰腿痛等评分系统,评估3组临床疗效,整理、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无定论,目前没有一种药物能有效的治疗各种类型的IBS.中医通过中药、针灸等多种途径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中医古籍中虽没有IBS-D直接记载,但确有与IBS-D相关的病
随着"二孩时代"的来临,育龄女性的生活及健康问题已经成为愈来愈重视的社会问题,为提高育龄女性的健康水平和生育质量,将中医治未病思想融汇到育龄女性的健康干预中,在中医体质判定基础上,通过对不同体质进行综合干预,达到防治疾病保健的目的,文章主要将育龄女性体质分布及饮食、运动、药物、经络刺激、情志、起居干预方式在近年来的研究和应用进行综述,以期更具针对性地为育龄女性提供健康养生依据.
目的:考察降糖解郁茶饮防治糖尿病抑郁症作用.方法: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DMBG-FH[盐酸二甲双胍(DMBG,100 mg/kg)、盐酸氟西汀(FH,10 mg/kg)联合用药]和降糖解郁茶饮低、中、高剂量组(1、2、4 g/kg),连续灌胃(ig)给药21d,1次/d,末次给药后1h,进行糖水消耗实验(SCT)、开场实验(OFT)、强迫游泳实验(FST)和血糖测试.结果:与
易筋经来源于我国古代民间为了抵御病邪而创作的中医导引术,具有强健体魄、预防疾病的效果,长期以来在我国的道家、佛家以及民间习武人士之间广为流传,但其作为中医导引术养生保健、防病治病的功效却长期被忽视.为了更全面地认识易筋经并推动其发展,本文通过对近五年发表的相关文献的调研综述易筋经起源、内容、作者、发展变化、临床疗效的研究进展,分析其发展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做一点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