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essment of cerebrovascular reserve in uni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stenosis using perfusion

来源 :中国卒中学会第一届学术年会暨天坛国际脑血管会议2015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jielinlinbojiebjb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Objective: Cerebrovascular reactivity (CVR) is an important marker for assessing cerebrovascular disease.This study assessed CVR by perfu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and CO2 inhalation tests in patients with unilateral middle cerebral artery (MCA) stenosis disease.
其他文献
目的 2型糖尿病以葡萄糖和脂类代谢异常为特征,其主要的发病机制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β细胞功能下降.本文旨在探讨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研究现状.方法 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从AMPK的结构与活性调节、对细胞能量代谢的影响和对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三个方面进行梳理总结.
会议
替勃龙是一种合成的激素类似物,化学结构与雌二醇、孕酮、睾丸酮等性激素近似,兼有雌激素、孕激素和弱雄激素活性,能稳定更年期妇女卵巢功能衰退后的下丘脑-垂体系统.本药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少,可见阴道出血、水肿、体重改变、体毛增多、头痛、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
会议
目的:通过系统分析基于内科常规治疗、Bobath疗法及常规偏瘫肢体针刺等基线治疗,研究早期头针健侧对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意识状态和神经功能损伤的疗效情况。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1及对照组2,每组20例,对照组2采用基线治疗,对照组1在其基础上延迟加用头针患侧(生命体征平稳入院2周以后),试验组在基线治疗上加用头针健侧(生命体征平稳入院1周以内),均治疗3
目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特点是大脑或脊髓内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丢失。将干细胞诱导分化为神经细胞,并进行移植,是治疗神经元丢失疾病的有希望的方法之一。目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等已可诱导生成神经细胞。本研究拟观察人类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的诱导分化。
目的: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中,研究不同血压水平与卒中后90天不良结局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来源于"血压与卒中临床结局的队列研究"(Blood Pressure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Stroke Survi-vors,BOSS),本研究类型为多中心(全国61家医院)、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目的:探讨低钙血症对脑出血预后的影响。方法: 410例脑出血病人按发病12小时内检测的血钙浓度分成低钙组,正常组,高钙组,同时详细记录每位患者的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吸烟、饮酒、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血肿量、再出血、是否手术、医院感染、癫痫等影响脑出血预后的资料,6月后随访,按格拉斯预后量表(GOS)评估预后,GOS大于3分为预后良好,GOS小于等于3分,为预后不良。
目的: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患者中,研究短时血压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 BPV)和长时BPV与90天卒中复发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所有数据来源于"血压与卒中临床结局的队列研究"(Blood Pressure and Clinical Outcome in Stroke Survivors
目的:通过实施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社区规范强化干预治疗模式,持续2年追踪随访脑血管病发展及变化,以提高服药依从性、控制高危因素,达到降低血管事件发病率和病死率、脑梗塞再发率的目的。同时将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社区规范强化干预治疗模式向全省推广,推动我省脑血管病防治工作。
目的:认知功能损害(Cognitive Impair-ment,CI)是常见的卒中症状,约1/5的小卒中患者伴发CI.小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损害轻,致残率低.除功能预后外,CI是影响生活质量的另一重要因素.目前有关小卒中后长期认知功能状态的数据不足.该研究的目的是明确首发缺血性小卒中后5年CI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居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缺血性卒中(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olymerasechain reaction-ligase detection reaction,PCR-LDR)检测494例IS患者和330例正常对照者VEGF基因rs3025039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对病例组入院当天依据NIHSS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