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w2dy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在评价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Caprini危险评分模型及Padua预测评分表为依据,参考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及呼吸系统疾病特点,制定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并用此表对2015年1月—10月的155例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同时对所有患者行双下肢B超检查.结果 B超结果示60例中风险及以下人群(评分为≤2分)出现血栓的概率为0%,95例高风险及以上的人群(评分为≥3分)出现血栓的概率为25.26%.结论 应用《非手术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表》可以很好的筛查出血栓高危患者.对于血栓高危人群予以相应的物理干预,从而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免疫风湿科,2014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60例诊断明确的老年妇女骨质疏松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双盲的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进行一般指导,实验组将分别从饮食结构、生活方式及药物等进行健康教育.1年后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随访,并通过测定骨密度及发生
目的 通过集束化的护理措施,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法 随机抽取2013年10月—2016年3月30例住院使用呼吸机患者机械通气48h以上的患者,对患者实施集束化的护理措施后,进行前后胸片、血常规、体温、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对比统计和分析.结果 进行分析统计发现,机械通气后胸片呈肺内浸润性阴影或显示新的炎症病灶,肺实变者10例,血常规中白细胞>10.0×109/L或﹤4.0×109/L,伴或
目的 我是一名呼吸科护理工作者,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工作,我珍惜在这个岗位的每一天,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心态对待每一位患者,在工作中听到最多的疑问就是:“护士,我这个病平时该注意些什么,该吃些什么,怎么预防,你能给我讲解一下吗?”相信此类问题回响在我们每位医护工作者的耳边,那么针对此类问题我在此做出以下总结,希望会对广大患者或是关注此类问题的朋友有所帮助。方法 综述结果 综述结论 综述
目的 探讨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对食管癌患者焦虑情绪及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择期食管癌根治手术患者96例,住院第1天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方法调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时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两组的入院焦虑评分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按临床常规护理进行指导,实验组进行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患者能熟练掌
目的 探讨分析护理风险管理在医院呼吸科护理管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救治的5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这52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其中观察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患者采取基础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2.1护理质量提高方面的比较 2.2患者护理缺陷发生率以及护理投诉率比较结论 根据医院护理重点环节质量
目的 艾拉莫德作为一种新型缓解病情的抗风湿药,目前主要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治疗,前期基础研究显示,艾拉莫德能通过抑制IL-1、IL-6,TNF-a等细胞因子,抑制B细胞免疫球蛋白IGM及IgG的产生,提示其是一种治疗风湿病的有效药物,因此本实验主要观察艾拉莫德对B细胞异常所引起干燥综合征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50例干燥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羟氯喹组和艾拉莫德联合羟氯喹组,来观察艾拉莫德治疗干燥综合征
目的 总结肺癌患者合并双下肢深静脉血栓栓塞患者滤器及支架置入及导管联合静脉溶栓护理的经验方法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髂静脉支架置入,右股静脉导管联合左足背静脉溶栓结果 治疗效果好,患者病情显著好转出院。结论 下腔静脉滤器置入及髂静脉支架置入,右股静脉导管联合左足背静脉溶栓治疗效果好。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在老年人压疮预防护理中的应用和影响。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100例新入院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实行优质护理进行预防性护理预防压疮,对照组应用传统翻身的方法预防压疮。比较两组患者的皮肤状况及有效率。结果 实验组压疮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发现和处理患者现有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可进一步提高护理工作的目的性
目的 探讨人性化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疾病的护理效果及控制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7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339例支气管哮喘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169例和治疗组1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人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的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护理干预后,治
目的 运用护理信息化系统对敏感指标高效管理,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落实患者安全管理目标,推动医院护理信息化建设。方法 在移动护理工作站和无线网络等硬件设施基础上,建立信息化敏感指标系统(电子护理评估量表),评估量表包括住院病人跌倒/坠床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评估表,责任护士在每位患者新入院时即使用敏感指标系统,先在护理信息系统中选出两种护理评估量表进行护理安全风险因素评估,如住院病人跌倒/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