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最佳支护时间的非线性动力学可靠性评估区间

来源 :2014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理论、方法与应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dy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佳支护时间是隧道工程稳定性控制与节约成本的关键.本文根据隧道稳定性演化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及其判据,建立了隧道稳定性最优控制动力学模型与能量耗散模型,分别给出了基于最优控制法与基于系统加速度法的最佳支护时间可靠性评估区间;结合隧道非线性演化模型一致性及其判据统一性,综合确立了隧道最佳支护时间可靠性评估区间;并通过与传统的基于粘弹塑性法最佳支护时间比较,验证了该可靠性评估区间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研究可为隧道最佳支护时间的风险评估提供更科学的理论支撑.
其他文献
受长沙市建设委员会委托,2009年9月对21栋长沙市近现代保护建筑的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鉴定,对这些房屋结构现状进行检测、分析,对结构安全性进行检测和鉴定,结合承载力和高厚比的分析验算,综合分析近现代历史保护建筑的结构安全性,并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提出建筑物安全性鉴定、加固中的若干新途径,也是该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向,其中结构稳定类鉴定、加固是急需发展解决的现实问题,文中例举了建筑结构特殊的稳定鉴定、加固理论与技术.损伤理论和基于性能化广义加固是力学和结构加固工程中的前沿性学科,本文作了理念介绍.最后对力学中的控制理论在建筑结构加固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氯离子侵入混凝土的主要方式是扩散作用,其理论依据是Fick第二定律.在氯离子侵蚀环境下,为使混凝土具有足够的耐久性寿命,应改善其孔结构、减少孔隙率和提高密实度.本文主要介绍氯离子侵蚀环境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设计方法,如活性粉末混凝土(RPC)的应用、电化学脱盐法、混凝土截面等耐久性设计以及改进混凝土耐久性措施.
采用热处理试验、力学性能测试、金相组织观察、XRD物相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贝氏体钎钢正火后不同的回火时间对其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研究表明,920℃正火后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材料硬度变化幅度不大,200℃×5h回火后实验材料硬度较高;回火时间超过5h,材料的断面收缩率、延伸率均随着时间的延长均有所增加;抗拉强度、硬度均有所下降.920℃正火、200℃×8h回火后实验材料具有良好的强韧性,组织为贝氏体
论述了我国水运工程结构领域可靠性理论研究和设计方法的发展现状,介绍了新修订的《港口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158-2010)内容的调整和变化,回顾了高桩码头、重力式码头、板桩码头及地基可靠度的研究成果及在相应规范中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可靠度理论符合港口工程结构设计发展的方向.十几年的经验表明,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以分项系数表达的极限状态设计方法设计的结构是安全可靠的.水运工程可
《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T 50283-1999)颁布实施以来,概率极限状态设计方法在公路工程结构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2010年起,为全面总结公路工程可靠性设计的经验,进一步推动公路工程结构设计理论的发展,《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进入了一个新的修订周期.本文对公路工程领域的可靠性设计现状进行了总结,介绍了((公路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的重点修订内容,指出了存在的
在疲劳裂纹扩展分析中存在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如材料参数,加载条件,模型选取等等,这使传统概率可靠性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本文介绍了随机配点法的基本概念,它基于张量积法和稀疏网格法,通过在随机空间中设置一系列配置点集合求解多项式,避免了伽辽金法中复杂耦合多项式的求解.与区间运算相比,随机配点法的优势在于随机参数的分布类型的改变不影响其计算精度和计算时间.本文以2024-T42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针对Pa
针对不同的等效静力风荷载计算方法定义了单响应及多响应可靠性指标.理论分析表明,采用阵风荷载因子法计算等效静力时,非等效目标响应的可靠性指标仅与风荷载平均值、阵风荷载因子有关;而采用LRC及多模态贡献方法计算等效静力时,非等效目标可靠度指标取决于响应均方根及该响应与等效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工程实例分析表明,采用多模态贡献的等效静力计算结果的多响应可靠性指标相比于阵风荷载因子法更为稳定.
主要研究了如何采用刚度准则对高层钢结构进行震后评估.首先,通过有限元模拟研究了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倒塌破坏过程和损伤演化规律,总结了高层钢结构的失效机理.然后,给出了高层钢结构的地震失效准则,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有层间位移超限和形成机构两类失效模式,分别给出了每类失效模式的极限状态判别准则.最后,重点研究了利用刚度准则对高层钢结构的震后倒塌进行评估,根据高层钢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损伤演化规律
考虑与上部结构设计相匹配以及岩土工程学科自身发展的要求与趋势,利用可靠度方法来评价岩土工程的安全性,特别是桩基工程的安全性,是岩土工程可靠性理论领域研究的重点,且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在阐述岩土工程可靠性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了桩基可靠性基本原理研究.提出桩基一般要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并对极限状态方程的抗力和荷载进行讨论.利用中心点法,推导出桩基承载力可靠性指标计算公式.在收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