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冻融影响的岩土类材料导热系数计算新方法

来源 :第10届全国岩土力学数值分析与解析方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多孔随机混合介质理念出发,提出了考虑相变及未冻水影响的冻融条件下岩土类材料的导热系数计算的新方法,并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利用多孔随机混合介质模型求出了同等条件下的导热系数,研究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其平均偏差为2.3%,最大偏差为5.4%。另外,通过与现有的3种导热系数的取值方法的比较发现:目前广泛使用的指数加权平均法在0℃以上时计算结果较准确,但并不适合计算低温(0℃以下)岩土类材料的导热系数。加权调和平均法和加权算术平均法计算结果误差都很大,且不能反映相变对导热系数的影响。研究成果为低温相变条件下岩土介质温度场的正确求解提供了理论前提。
其他文献
纹枯病、稻曲病是水稻的两大主要病害,早稻以水稻纹枯病为主,中稻、晚稻常是纹枯病和稻曲病并发。近年,由于大力推广优质杂交稻和轻便栽培技术,水稻直播面积扩大,稻纹枯病和稻曲病发生有逐年加重趋势,成为威胁粮食生产安全的主要障碍。水稻受纹枯病、稻曲病危害后,严重影响水稻产量,一般可损失粮食20%左右,重发田块可损失50%以上,纹枯病严重时可造成大面积倒伏,稻曲病严重发生时不仅产量降低,而且还影响水稻品质。
苯菌酮Metrafenone(CAS 220899-03-6),化学名称为(3-溴-6-甲氧基-2-甲基苯基)-(2,3,4-三甲氧基-6-甲基苯基)甲酮,是由巴斯夫公司开发的一个二苯酮类新型杀菌剂。该药剂主要用于防治禾谷类和葡萄白粉病等病害。该药剂对各类白粉病有保护、治疗、铲除和抑制产孢的作用,低浓度下可以强烈抑制病原菌孢子萌发,与目前已知的商品化杀菌剂的作用机制不同。Krystina等报道苯菌
近年来,基于抗原—抗体分子识别的免疫分析技术,特别是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逐步发展起来,它具有简单、快速、灵敏、廉价及在线检测农产品中农药残留等优点,已成为最有应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痕量分析技术之一。本文旨在利用单克隆抗体技术获得高特异性的抗体,建立ELISA方法检测有机磷农药对硫磷的残留,通过对硫磷标准品的检测,选定抗原
@@中国传统古建筑彩画艺术富丽堂皇,丰富多彩,比如说北京的宫殿、红墙、黄瓦、红柱、青绿色的彩画,以及白石基座,在蓝天绿地的映衬下确实富丽非凡,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可以见到这样辉煌的颜色,给人以美的享受。古建彩画的发展与研究:时至今日中国的传统古建筑彩画艺术的修复工艺和今日的仿古建筑,虽已是砖石混凝土结构,但彩画装饰工艺仍借鉴历代传统彩画的构图规律及用仓原则,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风格。而地区性彩画作
@@牌楼是园林工程中常见的标志性建筑,可分为冲天柱式和屋脊顶式两种,传统的牌楼为使其稳定牢固,常用“大挺钩”来支撑檐楼,这样严重影响了牌楼整体的美观度。又或者用“灯笼榫”做法,此做法适合于全木结构的牌楼。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木混结构仿古牌楼(即斗盘枋以下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上部为木结构的牌楼),本研究经过多年的施工经验,结合有关专家的建议,不断完善,汇总出施工工法,采用该施工工法的牌楼不但更加稳定、牢
古代匠师通过学习接受祖辈在当地总结完善而系统的经验,充分合理的利用乡土材料,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来营建自己的家园——乡土聚落,而且经过一代和一代人的不断改进,民居建筑空间结构在本质上,具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与合理性。从“无建筑师”到“有建筑师”较长过程中空白或弱点,在当代要以乡土工匠的培养和现代建筑院校教育中的平民关怀等两个方面进行专业人才培育工作。这样,聚落与社区里的每家每户都可以请当地的匠师指导和
@@新竹县北埔老聚落可谓新竹县内最具有代表性的客家传统聚落,因为聚落内丛聚具有历史意义的传统建筑群、巷弄空间、公共水井、古迹、历史建筑及其它历史性建筑物等,为有形与无形文化资产极为荟萃之地。
武汉在中国近代历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特有的地域、交通等要素,使得武汉近代建筑独具特色,也使得武汉近代建筑的保护意义尤为突出,同时对武汉现代建筑设计仍有作用启示。
从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变形模式出发,建立了一组低强度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的应力-应变协调方程。推导方程过程中,考虑了桩-土-垫层之间的相互作用,得出了桩土应力比和等沉面深度的解析解,并且进一步得到了桩和桩间土体的应力分布规律、压缩变形量、桩体上刺入垫层和下刺入下卧土层的刺入量。在此基础上,通过与复合地基下卧土层的压缩变形量求和,最终推导出了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总沉降计算公式,为低强度桩复合地基的沉降计
为研究高温-高含冰量冻土的蠕变特性,在青藏高原北麓河多年冻土区进行了承台静载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在0.1MPa的附加应力下,历时3年,3个承台的沉降量分别达到57mm、23mm、40mm,其中瞬时沉降量都约为5mm,在总变形量中占据较小比例,而大部分沉降变形量是由附加应力作用下冻土的蠕变变形所引起的。在试验进行到20个月左右时3个承台的沉降变形均出现衰减趋势。通过对3#承台下冻土温度和变形曲线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