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针刺激不同腧穴配伍对麻醉大鼠胃运动及自主神经放电的影响

来源 :2015中国针灸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wg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治疗胃运动功能紊乱中,腧穴配伍的使用频率往往高于单穴.本研究通过在麻醉大鼠手针刺激不同腧穴配伍,观察针刺对胃运动及自主神经放电的影响.方法:分别将正常SD大鼠及STZ诱导的糖尿病胃轻瘫模型大鼠,经10%乌拉坦腹腔注射麻醉后,通过水气球及铂金丝双钩电极记录其胃运动及膈下迷走神经腹侧支、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胃分支的放电活动.刺激方式采用手针平补平泻,捻转频率2Hz.选取的腧穴配伍包括中脘+足三里、中脘+内关、足三里+内关、中脘+足三里+内关.针刺时采集到的数据与针刺前进行比较,并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针刺各腧穴配伍对正常动物和模型动物胃运动及自主神经分支活动调节的效应趋势一致,针刺远端集元腧穴配伍(足三里+内关)以及一个局部单元腧穴与两个集元腧穴配伍(中脘+足三里+内关),促进胃运动的同时膈下迷走神经放电频率增加,腹腔神经节胃支放电频率降低(P<0.05,n=10);针刺单元腧穴与集元腧穴的双穴配伍(足三里+中脘,中脘+内关)抑制胃运动时膈下迷走神经放电频率降低,而腹腔神经节节后纤维胃支放电活增加(P<0.05,n=10).针刺效应在作用方向相同的腧穴配伍之间未见显著差异(P>0.05,n=10).结论:腧穴配伍的针刺效应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发挥作用,与腧穴的脊髓节段性支配相关.与胃属异节段的集元腧穴有协同作用而并非效应叠加,与胃同脊髓节段的单元穴在单元集元腧穴配伍中具有优势调节作用,这种作用可以被多个集元腧穴效应所逆转.提示集元腧穴的配伍对糖尿病胃轻瘫胃运动的改善有益.
其他文献
直播星电视服务定位于农村,农村用户通过购买“户户通”机顶盒接收直播卫星的广播信号来收看免费的电视节目。科学、合理、高效的直播星服务管理是推广此类服务的有力保障。但
  目的:研究腺苷A2A受体介导电针对CIA小鼠关节滑膜炎的抗炎效应。方法:C57BL/6小鼠被分为5个处理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电针组、拮抗剂组和电针加拮抗剂组(n=10)。所有小鼠
会议
针对我国的星敏感器定姿精度不高的问题,本文利用资源三号下传的APS星图对星敏感定姿过程中出现的背景噪声复杂、质心提取精度过低及恒星匹配过于繁琐等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导航星与观测星星对角距作为精度验证条件,分别比较了剔除噪声前后、不同窗口大小及不同质心提取算法的精度,提出了一种短时动态背景噪声剔除的方法来消除系统误差,又提出了一种能量对称法用于恒星的亚像素质心提取,还研究了跟踪匹配的技术和过程,实验结
  目的:观察电针对干眼症兔结膜上皮细胞凋亡及其相关蛋白Caspase-3、Fas、Bcl-2表达的影响,从细胞凋亡角度探讨电针治疗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雄性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
会议
  目的:运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揭示刮痧对局部皮肤组织形态学的影响。方法:以大鼠为实验对象,依据观测时间的不同随机分为正常组、刮痧后即刻、1天、3天、5天共5组,每组5
会议
  目的:应用转录组测序技术研究针刺对脑出血模型大鼠风府穴区组织基因表达的影响,分析差异表达基因及密切相关的信号转导通路,探讨针刺穴位信息启动及传递的途径.方法:12只
会议
  目的:研究钙通道蛋白在循经高代谢特性中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12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Ca2+组60只、线粒体组30只、cAMP组30只,各组再随机平均分为3组,即:非阻断组(N组)和维拉帕
会议
机体的固有免疫系统是由多种细胞所组成,这些细胞能形成快速免疫应答,保护机体免受外界病原体的攻击。自然杀伤细胞即NK细胞是一类具有细胞毒性的固有淋巴细胞,在机体抗病原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急性脊髓损伤后生长相关蛋白43的表达变化来探讨夹脊电针结合减重步行训练疗法的治疗作用.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夹脊电针
会议
国土资源管理行业的电子政务建设,是以数据库建设为前提基础,网络系统建设为依托,以工作流技术和GIS技术为核心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用地审批管理是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核心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