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湿地保护增进人类福祉--在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

来源 :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1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无锡市举行的第二届中国湿地文化节暨亚洲湿地论坛,围绕"湿地与人类福祉"这个主题,共同探讨亚洲湿地保护与管理问题.自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署《湿地公约》以来,人们对湿地功能和价值的认识不断深化,已从最初的关注湿地水禽栖息地保护,发展到今天注重整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发挥,这是公约对全球生态保护作出的重要贡献。湿地作为地球之肾、淡水之源、物种基因库和储碳库,在生态系统保护中至关重要,中国已经采取措施将湿地保护制度逐步健全、湿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湿地科技水平有效提升、宣传教育丰富多彩、交流沟通日渐深入。中国将继续深入合作、加强湿地保护和资源利用。
其他文献
摘要:近年来,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广大教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关切、心理特点、认识规律和能力培养等越来越予以关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逐渐成为人们教育下一代的灵魂,所以说追求达到“最优、高效与和谐发展”状态,这样就为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此,本文特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这一论题作如下探讨:  关键词:思维;教学;习惯;生活  一、教师应深入挖掘地理教材  现行的高中地理教材中
湿地是无锡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和旅游资源。保护湿地就是保护生态环境,就是造福人民群众。近年来,无锡市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把湿地保护与管理作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