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基于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思路和"十二五"期间的主要环境问题,结合山东省新农村建设和小城镇建设情况,以临沂地区为案例,对县域村镇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开展研究。课题组从当前我省县域村镇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分析为切入点,调研县域村镇建设过程中面临的环境污染问题。并从村镇发展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小城镇建设转嫁给农村的环境污染、村镇企业造成的环境污染和农业生产对村镇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四个方面开展实地考察和调研,获得第一手材料。在此基础上对县域村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历史原因、社会文化因素、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进行成因剖析,找出问题的根结。通过研究日本、韩国和欧美等国家村镇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模式,借鉴先进模式和经验,结合我省县域村镇环境污染治理的实际,按照建立以人体健康为本的行政资源配置和环境管理机制,加强农村环保机构队伍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农村的环境管理组织体系;加大政府财政支持力度,扩大资金统筹渠道,鼓励并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的投资渠道;环境规划、生态建设与村镇建设同步,合理安排村镇企业布局;完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建立健全监控机制;强化政府职能,建立健全镇——村一体的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保护组织;改变传统的"自上而下决策"的政府管理模式,建立一种"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社会管理模式六个方面,提出县域村镇环境污染治理机制与生态保护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