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层残余应力对薄膜-基底界面结合强度表征的影响

来源 :中国力学大会2011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aiyueyue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测试薄膜-基底界面结合强度的应力波层裂技术,分析了复合弹丸冲击试验的界面载荷特征,讨论了表层残余应力对界面破坏行为及界面结合强度评价的影响。
其他文献
受壁虎黏附能力的启发,本文首先分析了基底上的水膜对仿生纳米薄膜黏附的影响。当环境相对湿度较小时,基底上吸附一层单分子厚度的水膜,此时,水膜与基底间的分离压力表现为很强的吸引力从而能增强纳米薄膜与基底间的黏附。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加,水膜逐渐增厚最终凝聚成水滴。当纳米薄膜通过水滴与基底接触时,在水滴表面张力作用下纳米薄膜很容易发生弯曲变形将水滴包裹。此时,水滴产生的毛细力表现为斥力,并且总的黏附力随水滴
近年来仿生材料与仿生力学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发现微纳多级粗糙结构能够大为改善表面的疏水特性,原因之一是这种表面粗糙结构中保存了大量气体从而在表面形成一层气体膜。当具有这种表面的固体在液体中运动时,表面气体膜能否稳定在固体表面上对于表面减阻、防热/隔热技术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一端封闭并内部预先充满气体的毛细管在水中气体的保持特性,并研究了静态和扫频振动状态下的气体变化规律。发现存在一个毛细管的
采用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技术对蚊子口针的弹性模量和微观硬度进行了测试,发现其下颚平均硬度和平均弹性模量分别为0.26GPa 和2.75GPa,而其上唇的平均硬度和平均弹性模量则分别是0.66GPa 和5.51GPa .重要的是测试数据表明蚊子口针的弹性模量和硬度表现出明显的梯度性,即尖端弹性模量和硬度要明显偏高.随后采用Abaqus 对蚊子口针的失稳破坏进行了模拟,发现尖端局部屈曲是其主要失稳破坏
光学读出非制冷红外成像技术采用了全新概念的无基底焦平面阵列,它的热学特性与传统的有基底焦平面阵列完全不同,其感热单元吸收的红外辐射以点扩散函数的形式向相邻单元扩散。该热学特性大幅度提高无基底焦平面阵列的红外探测性能,使红外目标在背景中更加凸显,但同时降低了无基底焦平面阵列对红外目标细节的分辨能力,使红外图像的对比度和清晰度显著下降。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将无基底焦平面阵列的热响应等效为点扩散函数的
本文研究了沉积在有机玻璃基底上的金属脱粘屈曲破坏。对于薄膜在力-热耦合作用下的屈曲问题,在实验中对试件施加对中轴向压缩载荷与热载荷,测量了铝薄膜不同压应力下的热疲劳特性。对于薄膜基底结构在压-压疲劳载荷和本身残余应力的作用下屈曲疲劳扩展问题,对不同膜厚的金属薄膜试件(铝膜和钛膜)进行不同频率、不同循环次数的疲劳加载,并利用光学显微镜和CCD 相机对屈曲的产生以及疲劳扩展的情况进行观察记录。对于金属
采用PIV 技术,对低速轴流风机内部流场进行实验研究,精细测量叶片压力面与吸力面的轴向速度和切向速度,应用周期相位平均技术分析雷诺剪切应力与速度剪切变形率的时空演化过程及两者之间的相位关系。结果表明雷诺剪切应力与平均速度剪切变形率的极值发生在不同时空相位,存在相位滞后。这一现象广泛存在于三维非平衡复杂湍流中,显然,工业领域广泛应用的线性k-ε模型具有一定的缺陷,在对三维非平衡湍流进行数值模拟计算时
海岸港口经常受到海浪或者装卸物的冲击载荷的影响,当弹性体受冲击载荷或爆炸载荷作用时,它的内部每一点的应力状态将随时间而迅速变化。动态光弹性法是用以研究弹性体动态应力和应力波传播规律的实验应力分析方法。用环氧树脂等材料,通过浇注加工制作港口某部位的光弹性模型,采用动态光弹性法研究该光弹性模型在自由落体冲击载荷作用下的动态响应,并应用配备了激光光源和高速摄影系统的新型数字式动光弹试验系统记录了基座模型
光纤布拉格光栅(Fiber Bragg Grating)传感器具有体积小、抗电磁干扰、复用能力强等优点,可应用在桥梁等大型结构物的健康监测。目前关于光纤光栅的研究或应用多属于对应变或温度的传感,且大部分是静态的研究,本文开发了利用光纤光栅测量动态面外单点位移的传感系统。为提高传感系统的信噪比与灵敏度,我们利用布拉格光纤光栅滤波器进行解调。为验证该系统的动态传感能力并扩展其应用范围,本文建立一个以梁
为研究线割切口低碳钢三点弯曲试样的断裂过程与承载能力,分别对不同尺寸的低碳钢试件进行三点弯曲加载实验,采用CCD 摄像机检测整个断裂过程,采集并保存变形图像,同时对试件进行应变片电测跟踪测试。对采集得到的图片进行图像相关运算,得到不同载荷作用下试件的面内u和v方向位移,对标志点沿时间序列进行相关运算可获得载荷位移关系曲线、塑性段卸载再加载关系曲线等。并将光测结果和电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以验证断裂力
针对金属磁记忆这一新兴的无损检测方法对缺陷评定的标准依据问题,本文探索了材料承受高频疲劳载荷过程中损伤及磁记忆对应关系的机理问题,力图通过研究磁场及微观金相组织的变化来验证磁记忆方法在实际工程中检测的可行性。采用高周疲劳试验方法对X70 材料试件进行试验,提取试样在疲劳过程中金属磁记忆信号,在微观金相上取得早期缺陷的具象证据,在宏观上监测试样内部出现早期缺陷位置,从而论证金属磁记忆技术的可行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