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识别的编码技术

来源 :中国研究生计算机与应用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zhilun8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矢量编码是一种新而有效的信息源编码技术。它具有模式识别的特征,对通信、图象处理、语音分析和综合能产生一定的影响。该文介绍用PDP-11计算机来模拟矢量编码系统对图象信号编码的结果。具体软件实现是用LBG算法和Cluster算法来产生0.5bit/pix的码书,选用的标准图象是“女子像”和“测试卡”,信噪比达35.5分贝。在矢量编码系统的硬件实现方面采用单板机、TTL、CMOS、PMOS等中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的语音波形低速率矢量编码器,它能以每秒4000~8000比特的速率传递清晰的语音,这比传统的波形编码PCM降低了十倍。(学恒摘)
其他文献
【摘要】“六模块”是:1.“问题指向,预习先行”模块;2.“呈现目标,任务导学”模块;3.“互动探究,合作求解”模块;4.“交流展示,适度拓展”模块;5.“反馈矫正,尊重差异”模块;6.“强化训练,当堂达标”模块。“3+X”建构式课堂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确定适宜的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系统把握教材,适当整合其他教学资源,在保证1、2、6模块的前提下,依据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年级
运动目标图象识别比起静止或变化缓慢的图象的识别具有更严格的要求,即对目标运动、照度大小、物体透视投影和方位变化等不敏感。图象相关的方法满足不了快速运动图象识别的要
会议
会议
【摘要】结合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办学的发展情况,对广东民办高职院校内涵建设中存在的思想教育工作薄弱、师资队伍建设落后、人才培养质量有待提高、管理水平跟不上发展速度、教学投入不足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  【关键词】广东 民办高职院校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教育研究院2012年教育教学研究项目“民办高等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研究”(项目编号:GDJY2012005)阶段性研究成果。  【
该文尝试将数字图象处理应用于大尺寸、高精度的铟瓦水准标尺的高速检测。提出并设计了一种用于铟瓦水准标尺检测的新装置,CCD与微机组成的数据图象采集系统,实现了检测自动化
我们尝试用模式识别方法初步研究了烧结法熟料成份对氧化铝溶出率(标溶)的影响,使用九个变量建立了模式空间,并通过映射降维在模式空间中找到一个区分高溶出区和低溶出区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