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值和胫骨后倾角的比较研究

来源 :第十届北京骨科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25902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选择不同假体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股骨后髁偏心距差值和胫骨后倾角的差异.方法 回顾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行人工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4例(76膝),其中Depuy RP假体27例(30膝),Stryker NRG假体37例(46膝).
其他文献
为培养眼科青年医师扎实的临床基本功,可通过对其进行临床培训、医患沟通能力培训,让其参与教学查房、病房小讲课、给患者讲课,鼓励其参加科研会议,为其提供便利的学习场所等全面促进其知识及能力的提升.病房作为眼科青年医师最早的课堂有其得天独厚的势,尽早对眼科青年医师进行病房综合能力培训,能更有利于其成长.
会议
目的 观察1例后弹力膜剥离自动化角膜内皮移植术(Descemets Stripping Automated Endothelial Keratoplasty,DSAEK)患者临床变化规律。方法 对1例白内障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失代偿新发病例实施后弹力膜剥离自动化角膜内皮移植术,采用高分辨率眼前节OCT观察手术前后角膜,分析其变化特征。
会议
目的 评价经双目间接检眼镜激光光凝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倍频Nd∶YAG激光治疗的26例(51只眼)的临床资料.结果 51只眼中Ⅰ区病变有6例(12只眼),Ⅱ区病变有20例(39只眼).进行激光治疗的51只眼中,治疗后病变完全消退49只眼,占96.08%,Ⅰ区病变中2只眼继续进展为急进性后部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AP-ROP),而Ⅱ区病变的患眼病变全部得到控制.结
会议
目的 观察在全膝关节置换手术中骨性标志定位法和自然活动定位法在确定胫骨平台旋转力线上的差异.方法 连续选择50例初次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由同一组医生完成全膝关节置换.
会议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假体覆盖率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量的关系.方法 2012年5月到2012年10月30例接受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A组包括16例患者,男4例,女12例,平均年龄(66.6±8.2)岁.
会议
目的 保留PCL的膝关节置换术是希望保留正常的PCL功能,维持膝关节正常的力学性质,维持屈膝时的稳定性和保留本体感觉,以改善上下楼等功能.但是术后随时间的延长,可出现膝关节前后向不稳定.目的是探讨保留PCL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导致前后向不稳定的因素.
会议
目的 探求避免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假体冠状面上不良安放所致的力线异常的有效方法,进而恢复理想的下肢力线,提高人工关节的长期使用寿命.方法 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采用美国BIOMET公司设计的Signature个性化截骨模块技术,结合应用该公司Vangarde膝关节假体(PS假体,骨水泥型),对10例(11膝)重度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全膝关节置换术.
会议
目的 探讨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应用外科上髁轴线(STEA)作为股骨远端旋转对线进行外旋截骨时,手工寻找解剖标志以确定STEA的准确性.方法 选择使用相同膝关节假体进行单侧膝关节表面置换的病例50例,应用CT测量手术前后的股骨远端旋转对线,标定后髁轴线(PCL)及外科上髁轴线(STEA),测定股骨后髁角(PCA),对比研究手工寻找解剖标志以确定STEA的准确性.
会议
目的 总结后内角松解在膝关节屈曲内翻畸形全膝关节置换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06年1月至2011年1月,我科应用全膝关节置换治疗重度骨性关节炎323例,其中屈曲内翻畸形有212例,均为骨性关节炎.
会议
目的 探讨严重膝内翻患者行TKA手术时的注意事项及手术效果.方法 我们回顾了北大医院自2010年1月~2013年7月的部分严重膝内翻行TKA手术患者.严重膝内翻患者,胫骨平台内侧尽管有较大的骨缺损,胫骨侧经过增加截骨后一般剩余的骨缺损都不会太大,残存较小的包容性缺损和较小的非包容性缺损可直接用骨水泥填充,中等大小的非包容性缺损一般用骨水泥外加螺钉拴,少数情况下残存的骨缺损较大可进行植骨或者利用金属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