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天文仪器—圭表之初探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ro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圭表产生的渊源,圭表的用途,以及圭表的历代沿革发展,根据一些史料记载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对圭表从初期产生到中后期不断完善的过程中,其结构,测量原理进行了初步比较、分析.
其他文献
利用陕西省78个代表站点40年的逐日气象资料,采用EOF和其它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陕西省气候变化规律及其对棉花生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气候和气候生产力的变化以及气候
通过对巴音布鲁克高寒湿地气温、降水量、不同级别降水日数、蒸发量、水气压、相对湿度、风沙日数、积雪深度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趋势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揭示了近50年来巴音布
会议
应用新疆北部和天山山区50个气象站1961~2002年11月1日~翌年4月15日经过整编的逐日降水量资料,通过统计和诊断分析,揭示了新疆牧区大-暴雪过程的时、空分布特征、气候异常及其
2003年7月,丽水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其持续时间长、范围大、强度强.本文从基本资料分析了其强度和分布,从高空有关大型天气系统强度和位置的异常以及大的天气气候背景,初步探讨
利用新疆阿勒泰地区六县一市1960-2004年1月,44年来11月至次年1月的气温、降水资料研究了我区冬季气候变化特征,解释了2000年冬季特大雪灾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必然性,最后探讨
会议
本文分(一)院系调整前的北大、清华气象教育、(二)院系调整后的北大物理系气象专业、(三)北大地球物理系的大气物理专业和天气动力气象专业、(四)文革后直至大气科学基础人才
清康熙年间来华的一位法国传教士张诚(Jean-FrancoisGerbillon1654-1707),因其懂汉语并学识丰富而被康熙皇帝留在宫廷里供职,并任过当时的中俄谈判使团翻译,他曾随康熙皇帝多
会议
本文系统总结了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中国气象事业高速发展的历程.指出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大气科学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气象现代化,正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兴业之路.强调三次
会议
本文对我国气象事业的蓬勃发展与基本经验进行了论述。文章指出,建国45年来,我国气象事业从小到大,从落后到先进,蓬勃发展,取得显著的成就.已建成了由大气探测系统、通信系统
会议
本文阐述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古代气象发展史、蒸蒸日上的新中国气象事业、当代中国气象事业与国际交往和未来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可以看出,我国的气象科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