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开展煤储层超临界吸附研究势在必行

来源 :2006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aw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煤层气地质储量相当丰富,埋深2000m以上的煤层气资源总量为31.46×1012m3,同时,煤层气又是煤矿井下开采致灾的因素和强温室效应气体,因此,无论从资源利用的角度,还是从安全生产和保护环境的角度,开发煤层气都势在必行.20世纪末我国曾规划把煤层气的采出量从原有的年6×108m3提高到"十五"期间年10×108m3,在解决采出关键科技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努力把采出量提高到年100×108m3. 与常规天然气依靠高压赋存的方式显著不同,煤层气主要以高温高压(相对于"室温室压"而言)超临界吸附态的方式赋存在煤层中,同时,常规天然气的采出一般经历降压-渗流过程产出到井底,煤层气的产出则是一个复杂的降压-解吸-扩散-渗流过程.由此可见,煤层气吸附/解吸是其涌出或采出的前提条件.无论是为了治理瓦斯灾害事故,控制温室效应,还是为了更好地采出煤层气资源,开展煤层气超临界吸附/解吸机理研究势在必行. 然而,由于我国煤的多阶段演化和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明显,造成储层条件下煤层气的吸附/解吸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和超临界特征,煤层气藏的低渗、低饱和现象也非常突出,从而使得以美国为首的代表了当前国际最高水平的煤层气吸附理论不具适用性,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也不够深入和完善,表现在:①不能对我国煤层气吸附/解吸所具有的非均质性、超临界和多组分等特征做出准确、合理的解释和描述;②基于现有的吸附/解吸理论模型预测得出的地质储量低于实际产出量;③针对煤层气超临界吸附的研究工作还极其薄弱. 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强煤层气吸附/解吸的实验和理论研究工作,具体包括:①煤层气吸附/解吸实验研究应结合我国煤层气藏的特点,进一步模拟煤储层多组分气体在高温高压含水环境的吸附/解吸特征和动力学变化规律;②煤层气吸附/解吸理论研究应充分考虑吸附相的结构非均质性和能量非均质性,以及煤储层气体吸附/解吸的超临界状态。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VR)与单纯行CABG对中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的疗效. 方法 检索1990年1月2013年8月发表在PubMed,Cochrane Library,
在美国粉河、澳大利亚的苏拉特等低煤阶盆地煤层气勘探取得突破以前,大家一直认为具有商业价值的煤层气资源主要存在于中煤阶的煤层中,煤阶太低,一般含气量不高,不具有勘探价
会议
根据我国煤层气勘探开发中试验井的解吸试验结果和等温吸附实验数据分析,探讨了不同基准下各测试参数间的关系,分析了现行的"煤层气含量测试方法"和"煤的高压等温吸附试验方
临床资料 患者,男,32岁.以“体检发现右肺大泡3d”为主诉入院.3d前胸部X线片示右侧大量气胸,于当地医院行胸部CT考虑右肺巨大肺大泡.其间无胸闷、气促、咳嗽、咳痰等不适,为
期刊
@@
本文以焦作煤田古汉山井田为研究区,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探讨了煤层埋深、顶底板岩性、煤层厚度以及地质构造等因素对煤层合气性的控制.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出了埋深、
会议
目的 了解二尖瓣和主动脉瓣置换术后患者远期的超声心动图特征,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方法 将1999年1月至2008年6月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施行的二尖瓣及主动脉瓣机械瓣双瓣膜置换
目的 分析影响退行性二尖瓣反流行成形术早期预后的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11月在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行二尖瓣成形术的二尖瓣退行性变患者,入组患者132例,随访患
荥巩煤田二1煤储层内赋存着丰富的煤层气资源,资源总量达1087.86×108m3.谷山井田是该煤田勘探程度较高、正在建井的一个井田.本文根据勘探、建井阶段的资料,结合实测数据,对
会议
本文分析了目前我国低浓度瓦斯大量排空、利用率低的原因,介绍了瓦斯发电的技术状况.基于瓦斯发电技术,分析了常用政策对低浓度瓦斯利用的激励效果,提出实行碳交易,以提高利
手足多汗症是指手足皮肤汗量异常增多的现象,大多与精神因素有关,如紧张、情绪激动、愤怒、恐怖及焦虑等,为交感神经失调所致[1].胸交感神经链切断术是目前国内外治疗手汗症
期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