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g三角片纳米棒阵列增强Anti-IgG与IgG的SERS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纳米材料与结构、检测与表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li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增强喇曼散射(SERS)具有分子结构的"指纹"高特异性和高灵敏性识别的能力,近年来在DNA、蛋白和酶分子结构分析和检测的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应用研究日益活跃.本项研究通过控制合成技术,可控性地制备获得了Ag纳米三角片,并采用印刷技术将制备的Ag纳米三角片成功地在硅衬底表面制备Ag纳米三角片有序阵列.利用PEG对其表面进行修饰后,将anti-IgG分别共价和静电吸附于Ag纳米三角片有序阵列表面.为减小非特异性吸附,应用BSA进行表面封闭.在785nm激光的激发下,分别在1450cm-1和1630cm1获得了较强的SERS光谱.研究结果表明:1630cm1处的振动为酰胺键振动,与静电吸附结合方法相比,Ag纳米三角片有序阵列与anti-IgG共价结合时,1630cm-1峰的强度明显强于静电吸附方法的喇曼峰的强度.而其它喇曼峰的强度增强不显著.在此研究的基础之上,利用BSA封闭或非封闭的Ag纳米三角片有序阵列,对浓度分别为5ng/mL、20ng/mL、1O0ng/mL和200ng/mL的溶液进行检测分析.对于四种浓度的样品均在约为1450cm-1和1630cm-1处检测到了进一步增强的特异性SERS信号.
其他文献
目的:本文探讨运用纳米金表面电荷能够与聚电解质高分子发生静电相互作用,从而引起纳米金聚集,导致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的事实检测聚乙烯亚胺等高分子分子量。方法:制备不同粒径大小的纳米金;利用其表面所带不同电位的负电荷与溶液中不同分子量(MW)的聚乙烯亚胺(800,1300, 2000, 25000,750000)发生相互作用,引起纳米金颗粒的聚集,从而导致溶液颜色发生变化;运用紫外检测器扫描溶液在400n
会议
微粒粒度标准物质被认为是粒度测量中量值溯源的有效载体及保证粒度测量量值准确、可靠、一致的公认有效手段.在本研究中,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得到不同粒径的单分散交联聚苯乙烯微粒。即以水为介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为稳定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并系统研究了主要合成条件(单体浓度、稳定剂浓度、引发剂浓度等)对粒径及粒径分布、球形度的影响。之后将制备得到的聚苯乙烯乳
汞离子是一种广泛存在的污染物,对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及其它器官都有很高毒性,并具有生物富集性,可通过食物链危害人类健康,因此简单、快速检测水体中汞离子含量有重要应用价值.本研究将核酸适体与纳米金相结合,以拉曼光谱学方法检测汞离子,构建新型核酸适配体传感器,测量均质液体中Hg2+的浓度。合成的纳米金用紫外一可见分光光度计以及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粒径约为56 nm;Hg2+与Na+检测信号差异很大,对H
本文使用阴极化碲电极为Te源,在-1.10V的电位下阴极化Te电极方法在水相中制备了Bi2Te3纳米热电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BizTe3纳米粒子的形貌,并用X-射线衍射进行了物相分析。合成的纳米材料具有较好的分散性,粒径-10nm,属于简单六方晶系结构。并利用合成的Bi2Te3纳米粉体通过机械压片和热退火工艺制成块体材料,制备了用于热电性能分析的块体材料样品;然后将粉体在300-500
本文阐述了我国纳米材料技术标准的现状与挑战。十一五期间,针对这一重要和前瞻领域,我国科学家积极开展了标准制定和标准物质研制等工作,2005年我国领先于其它国家首次发布七项纳米技术和材料的国家标准,成为我国纳米技术标准的一个高起点。目前由我国负责的纳米技术国际标准6项,己颁布国家标准22项,获得有证国家标准物质/样品39项,填补了多个纳米尺度和特性标准物质的空白,所研制的聚苯乙烯和二氧化硅系列纳米粒
细胞角蛋白19是一种对非小细胞肺癌最敏感的肿瘤标志物,其定量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早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基于纳米金修饰的电流型免疫电极,并初步用于Cyfra2l-1的定量检测研究。先采用氯金酸还原法制备得到纳米金溶液。利用nafion优良的成膜作用,采用滴涂法在预先固定有铁氰化钾氧化还原探针的玻碳电极表面上修饰上纳米金颗粒;然后,通过静电吸附固定上聚乙烯亚胺;接着将修饰好的
配位聚合物是金属离子与配体通过配位键形成的具有三维网络的晶体材料,在气体存储、催化、吸附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在水相中利用萘酸酐跟Fe2+配位制备尺寸均一的六方片状配位聚合物,其尺寸大约为450nm宽170nm厚,并且其热稳定性较高,在空气气氛中能稳定到280℃,为作为硬模板合成其它相貌可控材料提供了可能。将此配位聚合物在400℃空气气氛下焙烧,得到形貌保持的六方片状Fe203纳米颗粒,并
会议
虽然上转换纳米晶(UCNPs)作为供体在荧光能量共振传递(FRET)均相生物检测的研究很多,但仍有很大问题.一方面由于生物基质等材料的自身荧光会干扰FRET敏化的荧光;另一方面弱的供体光强度也导致了难辨的微弱信号.即便UCNPs在光激发下不产生背景荧光和散射光提高检测灵敏度,这个优点却不能充分体现在FRET体系中.为此,本文构建了新型基于发光上转换纳米晶和发光量子点的FRET体系.在这个新型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