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方言词语汇释

来源 :第二届国际吴方言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df45sd6546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末冯梦龙编的《山歌》是一部以苏州为中心的吴地的民歌集.《山歌》的编者比较忠实于原作,因而既保留了民间歌谣的特色,也保存了较多的吴方言词语.这些方言词语有些至今仍在吴地通用,有些由于时隔数百年在吴地也已趋消失.这两类词语都有必要作些注释.本文选择部分词语作注.本文所释词语,以《山歌》中出现的前后为序,例句后注明页码.所据版本为上海古籍出版社的《明清民歌时调集》.释义一般只释文中有关的意义,词语的喻意、双关等一般不注明.
其他文献
洋泾浜语是语言发展史上的一个怪物,却又是一种颇有研究价值的语言现象。在历史上它曾一度受到较多学者的重视。但随着语言学的发展,它又逐渐受到语言学界的轻视。在国外,近
本文探讨了吴方言中7个词语的含义,依次是:1、结合《海上繁华梦》讨论了“心焦”一词;2、结合《生绡剪》讨论了“桌凳”一词;3、结合《鼓掌绝尘》讨论了“听”以及演、财香、卵袋
潘悟云的新作《吴闽语中的语音特征词——三等读入二等的语音特征词》提出了"语音特征词"的概念。有些有发生学关系的姊妹方言之间,一些常用词读音很特殊,却有着明显的对应关
会议
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1958:156)里曾经说过:"在吴方言里由于麻韵二等字一般高化为o,三等照系字也跟着走,念成o。在这一点上看得出吴方言也曾经过卷舌音的阶段,以致影响到
"勒X"复合词是指苏州话中的一种虚实兼用的复合词,包括"勒里[l(e)?23--2 li-55]、勒哚(=勒笃)[l(e)?23--2 to?-5]、勒浪[l(e)?23--2 l(a)-55]、勒海[l(e)?23--2 hE-5
会议
作者一直致力于吴语声调及变调的研究。在《曲线拟合——一种新的声调描写法》(平2001)一文中,首次采用"曲线拟合法"对上海方言的五个单音节声调作出描写和分析。传统"五度制
会议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语气助词是汉语中比较特殊的虚词,附着在句后表示全句的语气。一个语气助词可以表达多种语气,一种语气又可以用几个语气助词表达。语气助词的语气作用对非母语的人来说常常难
本文所有例子的调值描写主要根据笔者的家人(均为常州出生,目前均在常州工作,未长期离开常州)和笔者本人,以及镇江师专中文系常州籍学生的发音记录,参考拙作《常州方言双音节
本文从六个方面探讨了苏州话中人称代词构拟中的时间差问题,依次是:1、叠架形式感染形成“三侬”;2、感染源和感染形式语音变化的时间差;3、“三侬”语源的另一种构拟方案;4、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