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IVOR LEWIS食管癌切除术

来源 :全国食管癌诊断与治疗新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发展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食管癌外科微创小切口技术.方法:52例食管癌病人接受了我们设计的小切口IvorLewis径路食管切除术,并与同期52例传统IvorLewis径路手术病人的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术后镇痛剂使用频率、胸引时间及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小切口组无手术死亡,无术中大出血、意外损伤等术中并发症.小切口组在手术时间、清除淋巴结数量、术中出血量、胸引时间及术后并发症上与传统组无明显差别,而术后镇痛剂使用频率明显较传统组减少,差别具显著性(P=0.007).结论:小切口IvorLewis径路食管切除术明显减轻了对病人的创伤,且安全、可行,对设备和器械要求不高,是一种适合我国国情的食管癌外科治疗微创技术.
其他文献
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受卫生部委托,在浙江省实验动物中心的协助下,于1988年10月11~14日在杭州召开了“卫生部生物制品系统医学实验动物工作经验交流会”。出席会议的有6个生物
目的:探讨手辅助电视胸腔镜行食管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及优缺点.方法:施行手辅助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45例(研究组),同期施行常规开胸手术45例(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淋巴
会议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癌三野根治术后患者进行预防性放疗不同照射野范围的毒副作用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行颈、胸、腹三野联合根治术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213例。用配对
目的:探讨新的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开胸方法及其适应症和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至2004年4月,采用听诊三角小切口开胸技术完成了127例食管癌贲门癌手术,包括食管癌根治食管胃
会议
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完成后,科学家们利用已知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开始了新一轮的生物学研究热潮,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就是揭示调节基因表达的根本原因.
贲门癌术后出现的胃食管返流、吻合口狭窄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为解决这一难题,1999年至2002年,我们对28例贲门癌病人行胃底再造His角、吻合口粘膜瓣膜成形术,起到很好的
食管癌好发于食管中段,故改进食管中段癌手术方式探讨更符合生理解剖的术式成为被考虑的问题之一.目前食管癌的手术方式较多,一般食管中段癌采用经左胸食管癌切除胸内食管胃
会议
目的:寻找治疗食管胃多源癌的胸外科手术新方法;总结实施结肠代胃代食管手术术式的经验;并就有关临床问题加以讨论.方法:本组10例患者均先取腹正中切口,充分游离横结肠和胃,
会议
目的:食管癌手术切除后易复发,转移,有的不能根治性切除.TNM分期Ⅱb、Ⅲ期病人是手术后持久内放疗的适应证.方法:32p同位素裂变中不产生r射线,便于防护.32p同位素半衰期长,裂
会议
目前开展的微创食管癌根治,包括纯胸腔镜下食管切除[1~2]、手与术助胸腔镜经胸食管切除[3~5]、胸部小切口胸腔镜辅助下食管切除[6],消化道重建中胃的微创游离通过腹腔镜或手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