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土液化判别方法

来源 :第七届全国地震工程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y12011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BP网络模型在解决砂土液化评价这类非线性问题方面的优势,选取不同的参数组合,建立不同的砂土液化判别BP神经网络模型,并根据现场实测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以地震烈度、标准贯入点深度、地下水位深度、标贯击数、不均匀系数及地震剪应力比作为输入节点的砂土液化判别BP神经网络模型最为合理.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流域分布式水文模型SWAT,对山美水库影响下的晋江东溪流域1972~1979年的年、月产流和产沙进行模拟,选取相对误差、决定系数和效率系数三个指标用于模型的适用性评价,并利用模型的模拟结果进行了东溪上游山美水库集水区内的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适用于大型水库影响下的径流和泥沙负荷模拟;水库泥沙主要来自桃溪,库区土壤侵蚀以徼度和轻度侵蚀为主。
由于受地形及观测条件的限制,高寒山区积雪监测资料较缺乏,影响着以融雪及融冰为重要补给水源的河流的融雪径流模拟的精度,并且在融雪参数的确定上人为影响因素较大。本研究借助MODIS积雪数据并结合研究区数字高程数据(DEM)、地理信息系统(GIS)及研究区自然地理分带情况合理的确定了融雪径流模型融雪参数,并以考虑融雪的新安江模型对研究区2005年的融雪径流进行模拟,模拟结果较理想,模拟结果基本反映了径流
区域洪水灾情评价可为防洪减灾资金合理利用、资源合理开发,更好地进行防洪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洪水灾情评价的难点是如何减少评价过程中的主观任意性、不确定性和灾情标准的随机性。本文通过用集对分析评价各个因素属于等级标准的联系度,用最大熵原理处理评价样本属于评价标准的随机性和评价标准划分的模糊性,建立了区域洪水灾情评价的最大信息熵原理-集对分析耦合模型,并利用加速遗传算法优化目标函数。应用结果表明:用该模型
神经网络由于对非线性复杂系统具有高度的模拟和逼近功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本文基于BP神经网络构建了玉门市白杨河水库汛期旬入库流量预报模型,用前三旬的实测入库流量作为神经网络模型的输入,预报下一旬水库来水。利用2004年实测资料与预报数值进行对比分析,取得较好预报结果,合格率达84.2%,接近国家标准规定的甲级预报水平,预报精度较理想;可为白杨河水库运行调度方案的制定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并对于生
本研究将小波变换应用于水库月径流预报,建立了预报模型。利用小波分析能够获取复杂时间序列的规律以及分辨时间序列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演变特征的能力,选择较为合适的小波和尺度数,采用MALLAT塔武算法对水库月径流径流序列进行离散分解,使其平稳项和随机项分离,然后对其特征采用周期均值叠加法进行分析、拓展时间序列,最后由小波重构和误差校正模型实现模拟预测。模型选取洪家菠1940~1979年40年的月径流资料
本文选择了国内外历次地震中476条有重要意义的地震动记录,其场地条件涵盖了从基岩到软弱土的全部类型,按照我国(GB50011-2001)的场地分类标准将其分为Ⅰ、Ⅱ、Ⅲ、Ⅳ类场地.而后以这些地震动记录为基础通过时程分析计算得到了单自由度体系对应每类场地的平均非弹性位移比谱,并且通过回归分析给出了对应不同场地类型的非弹性位移比谱的估计公式.对估计公式平均误差的研究结果表明此估计公式有较高的精度.
本文针对三个不同层数的典型约束混凝土砌块结构,在不同场地类别、不同地震强度下进行静力非线性分析,并与动力非线性时程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为用静力非线性分析估计砌块结构的抗震性能提供参考依据.
本文以大跨度门式桁架结构为研究对象,首先用时程法对行波效应下结构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由于附加对称振型振动的激起,在地震动的多点输入下,结构的地震反应有很大程度的提高.结合大跨度门式桁架结构的具体结构形式,本文进一步提出了基于振型组合理论的平均反应谱法,类似于传统的反应谱法,这种新抗震设计方法的优点在于通过简单的振型组合可以计算出多点输入下结构的最大地震反应.最后本文通过与时程法计算
本文摘要总结了同济大学在大型复杂结构的随机非线性地震响应分析与抗震可靠度上的主要研究进展,论述了随机系统建模准则、基于物理的随机地震动模型、广义密度演化方程、等价极值事件原理等研究进展.给出了若干应用实例.
本文首先阐述准噶尔盆地东南缘的地质背景,在这个基础上介绍四个典型场地的地震活动性和地质构造环境.进一步评价几个场地工程地震条件,包括各场地的地形地貌特征、地下水位、土层岩性及物理特性、地震地质灾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