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信息技术中的若干功能陶瓷材料与元件

来源 :中国工程院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第十届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dan2008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所带来的高能耗、碳排放及电磁辐射问题已成为一个迫在眉睫的全球性难题,而发展以低功耗、低辐射为主要特征的绿色信息技术已迫在眉睫。绿色信息技术对无源电子元件及其中的电磁介质陶瓷材料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挑战。以高性能、低功耗、低损耗、满足低温共烧工艺条件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电子陶瓷介质材料是绿色信息技术中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我们通过较为系统的材料研究,发展出了若干种新型高性能陶瓷电磁介质材料,在此基础上研制出一系列新型无源器件和无源集成模块,为实现低损耗、低电磁干扰和泄露的新一代电子整机技术提供了技术支持,也推动了国内片式电感类元件和无源集成技术产业的发展。
其他文献
  对β/3-MP04(M=Al,Ga)的本征力学与热学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运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其结构,力学与热学性能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MP04键合状态具有多样性,M—O键弱于P—O
  本文阐述了我国先进高强度薄带钢(AHSS)核心制造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情况。介绍了我国在先进高强度薄带钢制造技术的现状,重点介绍了宝钢成功开发的以高氢高速喷气冷却技术
会议
  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反应堆(ITER)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研究项目.该计划将首次建造可实现大规模聚变反应的聚变实验室,研究解决核聚变关键技术难题,是人类受控核聚变研
会议
  钛及其合金具有低模量、良好生物相容性和抗腐蚀性等优点,已成为应用广泛的硬组织植人材料。长期临床研究观察发现:钛合金植人体骨再生能力差,与周围组织结合不佳;钛合金植人
会议
  本文采用水热法在FTO导电玻璃上制备Ti02纳米棒阵列薄膜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仪(UV-vis)等分析测试手段对所制备的T1O2薄
  通过微结构调控实现材料多功能化是当今材料科学进步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缺陷进行能带裁剪和自旋操纵、以离子半径进行极化控制等方法,多尺度地开展了氧化锌薄膜结构和性能的
会议
  本文采用SEM、AFM、XPS、表面粗糙度、表面能及微脱粘等测试手段对国内外高强型碳纤维的表/界面性能进行表征分析,对比研究了国产高强型碳纤维与国外同系列纤维的性能差异
本文结合中材国际投资实施的“利用水泥窑炉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示范化项目”.就协同处置初期对水泥生产系统稳定性、产能和产品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和分析.鉴此
  输注与介入类医用耗材量大、面广,其使用安全性关系每个家庭。该领域长期存在聚氯乙烯(PVC)耗材中塑化剂析出和环氧乙烷灭菌剂残留,两大危害人体健康的共性难题。为此,本课
  开发、利用和保护海洋资源已经成为我国战略发展的重点。水泥混凝土是海洋工程建设的关键材料,但传统的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由于其自身特性,在严酷的侵蚀性海洋环境作用下容易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