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谷镰刀菌中microRNA的检测及对FG-miR-1的初步探究

来源 :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第十一届青年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1b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引起的小麦赤霉病(Wheat head scab)为小麦最主要的病害之一,世界各地流行发生,近年为害日趋严重.MicroRNA(miRNA)是一类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的、内源性非编码小分子RNA,其可在转录后调节靶基因表达,在正常发育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有关植物病原真菌中miRNA研究也日益增多,而且最近研究表明miRNA在植物病原真菌的致病过程中也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以产孢前后及致病过程的禾谷镰刀菌为材料,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进行了small RNA(10~34 nt)行测序,并将测序得到的small RNA 比对Genbank、Rfam(10.1)、miRBase19等数据库从而进行分类注释.此外,通过将一定长度sRNA 比对禾谷镰刀菌基因组序列,并结合其侧翼序列的二级结构分析,最终预测出28个可能的miRNA 或milRNA,这些序列长度分布具有两个高峰(21nt与24nt),在5末端无明显碱基偏好.我们同时应用RT-PCR及Northern blot技术对部分miRNA进行了验证,检测到了部分预测miRNA的前体及成熟体结构,目前我们还采用分割标记法对FG-miR-1及可能参与miRNA加工合成的基因DCL1、DCL2进行了敲除,获得了相关基因的敲除转化子.这些敲除转化子的表型分析及相关miRNA在禾谷镰刀菌中的功能及其作用机制等正在深入研究中.
其他文献
南洋楹(Albizia falcataria)属含羞草科,合欢属,是著名的热带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近年,由于桉树栽培受到限制,南洋楹成了替代树种,促进了南洋楹丰产林的发展.但部分南洋楹无性系新造林发生局部叶片黄化,枝条干枯,长势较差,甚至整株死亡.为明确其病因,在广东增城及博罗南洋楹基地采集病样标本,发现枝条上有梭形黑色凹陷病斑,病斑上有小黑点.分离和纯化后的病原菌,经
稻纹枯病是我国水稻生产的首要病害,每年可造成68亿多千克稻粮损失.当前,该病害的主要防治措施仍是药物防治,抗药性的产生而导致防治失效是药物防治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产生抗药性的风险与病菌对药物的敏感度(耐药力)的群体特征有关.本文采用抑制菌丝生长测定法,比较了来自广西主要水稻种植区的480个稻纹枯病菌菌株,对3种常用药物(井冈霉素,丙环唑和多菌灵)耐药力的群体特征,以期为评估该病菌对这3种药物产生
玉米灰斑病是由玉蜀黍尾孢菌(Cercospora zeae-maydis Tehon et Daniels)引起的叶部病害,该病在全球玉米产区普遍发生,是我国北方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然而,了解病害的抗性生理机制和获得抗病基因,对选育抗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用4个抗/感灰斑病的玉米自交系(掖478和K12表现为感病,78599-1和OH43Ht1表
玉米(Zea mays L.)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与饲料作物,在我国属第一大粮食作物.河南是我国主要粮食产区之一,玉米在河南省是小麦收获后种植的最主要粮食作物.根据作者前期调查结果,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 (Matsush.) Nirenberg ex Gerlach & Nirenberg是引起河南玉米穗腐病的主要病原菌,该菌对玉米的危害不仅表现在降低玉米产量上,更重要
山莱萸是中国名贵药用植物,在我国集中分布于河南南阳、陕西汉中、浙江杭州等地.近年,作者对南阳市西峡县山莱萸产区进行病害调查时发现由拟盘多毛孢Pestalotiopsis sp.引起的叶斑病.该病主要发生在叶片,病斑圆形至近圆形,黑褐色至棕褐色,直径多为1~4 mm,部分相邻病斑可相互融合成大的褐斑,褐斑外围组织多退绿黄化.病害严重发生时,病株70%以上叶片卷曲或枯死,落果率可达60%以上.对病叶样
异三聚体G蛋白信号途径是真核细胞感受外源信号,并将外源信号整合为胞内信号系统中最重要的信号传导途径之一,而G蛋白信号调控因子RGS (Regulators of G-protein signaling)是该信号途径的负调控因子。前期研究发现,稻瘟病菌的8个MoRgs蛋白在该病菌的生长发育及致病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这些MoRgs蛋白通过调控哪些基因的表达,通过与哪些蛋白相互结合,从而调控该病菌生
会议
大斑刚毛球腔菌(Setosphaeria turcica(Luttrell)Leonard& Suggs,俗称玉米大斑病菌),属子囊菌门毛座腔菌属,由其引起的玉米大斑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玉米生产的真菌病害,多发生于全球冷凉地域的玉米产区,常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研究表明,cAMP信号转导途径是真菌中普遍存在的细胞外信号跨膜转导途径,对植物病原真菌的形态发生及发育、次生代谢以及致病性等生物进程均起着非常重要
芝麻(Sesamum indicum L.)为重要的优质油料作物.近年芝麻枯萎病在河南省南阳市部分芝麻田块严重发生.为查明该病的病原,作者于2012年夏季在南阳市卧龙区采集芝麻枯萎病样品,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将分离物移植于PDA平板,待产孢后进行单孢纯化.取单孢菌株ZY-2为供试菌,依据柯赫法则确认其对芝麻幼苗有致病性.该菌在PDA平板上菌落圆形,白色或粉红至紫红色.分生孢子梗瓶状(
本文对小麦孢囊线虫病在安徽省的发生分布与传播途径进行了综述,并针对其在安徽省的分布特点提出了对应的防控策略。
广西大石围天坑群植被是桂西北石漠化地区保存得较为完整的原生植被类型和自然生态系统,其丰富多样及稀有的原生植被为植物内生真菌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为了发掘大石围天坑群与植物互惠共生的内生真菌资源,本研究选择植被保护完好的天坑为采样对象,包括大石围、黄掠洞、穿洞、罗家、流星、邓家坨、神木和白洞共8个天坑,对天坑外围和天坑内不同生境及植被类型的根际土样进行采样,共采集31个土壤样品.分别以对内生真菌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