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甲基胞嘧啶羟化酶TET1在肝再生卵圆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

来源 :The 14th Congress of Gastroenterology China(第十四届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9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当肝脏受到不同病因影响导致肝细胞受损后,肝卵圆细胞作为肝脏的成体于细胞在肝脏再生过程中发挥核心作用.表观遗传学的DNA羟化酶TET1是催化5-甲基胞嘧啶(5-mC)去甲基化生成5-羟甲基胞嘧啶(5-hmC)的关键因子,其在胚胎干细胞的发育过程中呈下调趋势.本研究探讨5-甲基胞嘧啶羟化酶TET1在肝脏再生卵圆细胞向肝细胞分化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SD大鼠2-乙酰氨基芴灌胃联合2/3肝切除法建立肝脏再生模型,胶原酶灌注联合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提取、纯化大鼠原代卵圆细胞,免疫荧光实验鉴定卵圆细胞特异性标志物OV6的表达,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部分肝切除后不同时间(3、6、9、12和15 d)TET1 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诱导培养WB-F344卵圆细胞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对照细胞不加任何细胞因子),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卵圆细胞形态变化.结果 成功建立肝再生动物模型,分离获得大鼠原代卵圆细胞,数量为1.34×105/mL.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目的细胞呈圆球形,24 h后呈半贴壁状态.OV6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阳性,细胞纯度≥80%.肝再生动物模型中TET1表达早期明显升高(P<0.01),术后第6天到达峰值,之后随着肝脏修复逐渐降低(P<0.05).卵圆细胞在肝再生过程中的增殖变化与其一致.与对照细胞相比,卵圆细胞被诱导分化后,OV6表达降低,肝细胞特异性标记物白蛋白和AFP表达升高,TET1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下降(P<0.01).结论 5-甲基胞嘧啶羟化酶TET1可能参与卵圆细胞增殖和肝再生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 探究高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对屈光参差性弱视矫治效果.方法 收集本院视光科接收的屈光参差性弱视患者为探查对象,共142例,研究时间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借助数列分布1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目视化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方法 从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择取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组研究,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复杂,主要由遗传与环境因素综合所致,伴随着疾病的发展,很有可能会对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造成损害,继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为了对患者
目的 探讨“五位一体”随访模式对慢性心衰患者服药依从性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慢性心衰的患者20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随访意愿,
从前大海里有一条鱼。由于海水是透明的,而且他总能方便地游来游去,所以他不知道自己在海洋里。有一天,他萌生了一个非常危险的想法:“我一定是最了不起的生物了,因为我可以在这样空旷的地方随意移动。”接着小鱼就一直思考着游泳的事儿,越想越困惑。突然,他由于焦虑发生了痉挛,以为自己忘记了怎么游泳。  那时,他看着自己下方那深不可测的大峡谷,如同张着血盆大口一般,他好害怕自己会掉下去。他想:“如果我可以用我的
  目的 探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对饱和脂肪酸诱导肝细胞内质网应激折叠蛋白反应(UPR)和非UPR信号途径的调控及脂变肝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会议
为了探讨骶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外科治疗方法与疗效,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治疗的26例骶骨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26例患者均无术中死亡,术后平均随访3.5年,7例患者局部复发,局
  目的 在确认肝星状细胞(HSC)存在自噬现象的基础上,通过体外调节HSC自噬水平,观察自噬水平改变对HSC增殖和前胶原表达的影响,探讨以自噬信号通路为靶点治疗肝纤维化的可
会议
10月26日至31日,由国务院台办和四川省政府共同主办的2016中国西部海峡两岸经贸合作交流会在成都举行。交流会以文创交流、合作共赢为主题,通过嘉宾演讲、企业对接,深入市、
  目的 探讨大黄素对暴发性肝衰竭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 BALB/c小鼠于造模前24 h给予大黄素(10、30、100mg/kg)或0.9%氯化钠溶液灌胃后,腹腔注射脂多糖(LPS)/D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