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汉代至清代中医伤科学的发展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第6次中医药防治疼痛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wer400lj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伤科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防治皮肉、筋骨、气血、经络、脏腑损伤疾患的一门科学.历史上称为疡医、金镞、正体、正骨科等.在祖国医学中,中医伤科学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比较完整的理论和经验,并逐渐形成了一门独立的科学. 汉代(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祖国医学的隆盛时代, 隋代(公元581至618年),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探求诸病之源,九候之要,列述了1700余症,为我国第一部病理专著,唐代(公元618至907年),孙思邈著《千金方》中记载了颞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手法,世界上最早的治疗颞颌关节脱位的复位方法,直至现在仍被普遍沿用,王焘、蔺道人等对骨折均有研究,元代(公元1279至1368年),蒙族善骑射,对于伤科颇有专长,在医制十三科中,就有正骨科, 明代(公元1368至1644年),大医院十三科,其中就有接骨科,清代(公元1644至1911年),伤科又有了新的发展。吴谦集历代伤科之大成,著《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此外,沈金鳌著《沈氏尊生书,杂病源流犀烛》对内伤的病因病机、辨证治疗有所阐发;顾世澄著《疡医大全》,对跌打损伤及一些骨关节疾病有进一步的论述;钱秀昌著《伤科补要》、赵竹泉著《伤科大成》、胡延光著《伤科汇纂》等专著亦系统详述了各种损伤的证候和治疗,并附有很多治验的病案,均为学习与研究中医骨伤科学的重要文献。
其他文献
“滨江要建过江隧道了。”得知消息,朋友小张立马给记者打来电话,说看好滨江板块的前景,想在滨江投资买房。据了解,望江路过江隧道,是继庆春路过江隧道后的又一过江隧道,旨在
本文在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基础上联合补骨颗粒、健骨注射液局部夹脊穴穴位注射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干预,观察其在疼痛缓解、功能恢复方面的临床疗效.通过实验对照
肩井穴属足少阳胆经,是手足少阳经、阳维脉交会穴.位于肩部,前直乳中,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上。取穴方法时患者采用正坐、俯卧或者俯伏的姿势,当大椎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
会议
胸痹在临床较为常见,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分析了35例采用圆利针于鸠尾穴处扇形针
提出一种二次曲面逼近图像编码方法.首先将原图像分割为若干子图像,然后,对于每一个子图像,找到一个最佳的二次曲面,并用其上的点逼近图像的像点.于是,只需要对该二次曲面的六个描述
报刺法是古典十二刺法之一,多用于治疗游走性疼痛疾病,现对有关报刺法的临床研究报道进行系统整理,以作临床参考.操作方法是先在痛处直刺一针,不立刻出针,而是用左手根据病所寻
“五月拔”是我县大豆地方良种.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广,抗逆性好,粒大质佳,一般亩产在300斤上下,高的达400斤以上.为了摸索春大豆高产途径,在省科研单位的支持下,从国内外引
编辑同志: 我们学校开展歌咏活动,我要作独唱表演。但我总搞不好歌声与外形动作的配合,特来请教。独唱表演中的动作,在歌唱家们是否有一套套的方法和程式?如果有,请一位歌唱
自2000年以后,国内第一次将臭氧治疗技术应用到临床上,十多年时间发展迅速,从最初的椎间盘病和软组织疼痛治疗逐步扩展到了多个临床专业领域应用.已有越来越多的2级以上医疗
会议
目的:总结枝川疗法在治疗侧后路经椎间孔镜下髓核摘除、射频热凝纤维环形成术后出现"日光烧灼综合征"的应用. 方法:选择32例髓核摘除术后出现"日光烧灼综合征"患者给予枝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