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干细胞对抗面部衰老可能机制的研究

来源 :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创伤外科医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su89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虽然衰老是每个生命体必须经历的白然过程之一,但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抗衰老已成为全球美容界的热点研究问题。脂肪干细胞在面部注射美容方面的研究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局部注射脂肪干细胞不仅可以得到局部的填充作用,而且具有一定的不断增殖能力,大大改善了面部皮肤松弛、皱纹等皮肤衰老问题。然而,脂肪干细胞能否延缓周边细胞的衰老过程的研究很少。本文期待可以从脂肪干细胞能够延缓周边细胞的衰老过程进一步探讨脂肪干细胞在抗衰老方面的作用及功能,为今后脂肪干细胞可以对抗面部皮肤衰老过程的研究提供进一步的实验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儿童足后跟Ⅲ级轮辐伤的特点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问,收治的31例儿童足后跟Ⅲ级轮辐伤.男19例,女12例;年龄3-12岁,平均5.2岁.致伤原因均为摩托车.根据受伤时问、全身情况、跟腱缺损大小和缺损主要部位,采取了不同的治疗方案.
目的:观察水动力超声刀、负压封闭吸引技术治疗结合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双下肢大面积坏死陛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08收治糖尿病合并双下肢大面积坏死性筋膜炎并急性肾衰竭患者1例,确诊后立即行手术清创+负压封闭吸引术,共行8次清创,期间应用负压封闭吸引技术5次,应用水动力超声刀1次,应用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1次,辅以抗感染、营养神经、营养支持治疗、保护各重要脏器功能、保持水电解质平
会议
目的:探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手部深部创面的临床应用及敷果.方法:2009年7月至2014年9月,采用游离股前外侧嵌合皮瓣修复手部深部创面11例.所有病例均存在皮肤缺损,伴深在死腔9例,贯通性软组织缺损2例.手部皮肤缺损面积6.5cm×2.3Cm-13cm×6.5rm.所有病例均为二期修复.
目的:评价浓缩血小板在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失血性休克液体复苏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5月-2014年6月我院急诊医学中心收治的严重骨盆骨折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58例,均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案,其中未输注浓缩血小板组48例(A组),输注浓缩血小板组10例(B组),对其创伤严重程度、休克程度、24h总输液量、24h输血量、24h皿清乳酸含量、术后凝血酶原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两组的治疗效
To observe effects of human fetal dermal mesenchymal stem cells conditioned medium on keloid fibroblasts to explore the feasihility for preventing and treating keloid through allogenic transplantation
会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6例急性颈髓损伤患者的报道,早期予以经皮气管切开的急性颈髓损伤患者,旨在探讨该类患者颈椎前路手术的时机选择。拟探讨“早期经皮气切封管后再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伴有呼吸困难的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这一策略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适用范围。
会议
目的:通过我院“一站式”创伤救治模式的实践,探索几种创伤救治质量控制指标的应用体会和存在问题。方法:同顾性分析几种创伤救治质量控制指标的应用;介绍院前一抢救室一手术室一创伤重症监护室一创伤科“一站式”创伤救治模式;对比质量控制指标应用前后死亡比例、院前一院内无缝链接率、初次评估和处置率、再次评估率、黄金小时确定性处置率的变化情况;创伤相关危重度评分达成率变化情况。
背景:近年来,富血小板血浆(PRP)已经在骨科、颌面外科、烧伤科、整形美容科等科室广泛应用,特别是在促进面部年轻化的方面更是具有独特的优势,研究人员仍在不断研究其新的适应症以及作用机制以便存临床上有更广泛、安全的运用。
Background and Purposes: Accumulated evidence suggests that hemin-a hreakdown product of hemoglobin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inflammatory injury in hemorrhagic stroke through TLR2-TLR4 signal pathway.
会议
目的:探讨应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指皮肤缺损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08年6月-2011年6月,采用尺动脉腕上皮支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2例手指缺损,根据手指皮肤缺损形状及面积设计皮瓣,皮瓣大小:1.5cm-4.OCm×4.5-8.Ocm;皮瓣血管蒂与分别受区指动脉及浅静脉作端端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