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北区强对流天气形势配置及特殊性综合分析

来源 :2014年全国重大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bay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2004-2010年西北区主要强对流天气过程高空、地面实况资料,以及近15a西北区强对流研究主要成果,基于强对流天气发生潜势条件的相对重要性,从高低空冷暖平流强弱、大气斜压性强弱等条件出发,将西北区强对流天气基本形势配置分为高空冷平流强迫、低层暖平流强迫、斜压锋生和准正压等4类。分析4类配置在天气尺度环境场的显著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在中尺度强对流系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不同作用,总结各类之间的主要差异及与其他区域的差异性。主要结论如下:高空冷平流强迫类,冷平流可从300 hPa向下延伸至700 hPa,而低层850 hPa则多表现为弱的暖平流。与华中、华东等地相比,对流层中下层温度递减率更大,层结不稳定在午后会有强烈发展;水汽主要集中在近地面层并且浅薄,表现为LFC更高。区域性强对流天气往往与大范围降水之后的地面增湿,或低层暖湿气流北上有关;局地强对流天气往往与青藏高原边坡复杂小地形对应地面抬升和水汽分布不均匀有关。低层暖平流强迫类强对流天气,湿层可从地面向上延伸到500 hPa附近,造成LFC高度明显偏低,热力不稳定层结的增强与低空增暖增湿有关。对流层中下层温度垂直递减率小于冷平流强迫类,中低层暖平流占主导作用。斜压锋生类强对流天气最显著特点是中低层冷暖空气强烈交汇,并伴有明显温度锋区和锋生。水汽条件好于冷平流强迫类,垂直风切变明显高于前两类。准正压类表现为副高控制下500 hPa小槽沿高压带北部下滑侵入副高,形成切变线,造成强对流天气。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FY-2E卫星资料、加密自动站资料和T639模式资料,对2012年6月13-16日辽宁冷涡强对流天气过程进行分析,发现极涡分裂的冷空气不断南侵,使东北上空冷涡持续
会议
针对2013年9月13日上海发生的一次局地大暴雨并伴随8~10级雷雨大风过程,从大尺度环境条件、形成强对流的水汽、不稳定和初始对流触发条件及后向传播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
为克服目前中尺度数值模式在对流尺度定量降水短时预报方面的不足,弥补基于"外推"的临近预报技术在2h时以上定量降水预报能力方面的缺陷,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外推"临近预报技
随着桥梁基础钻孔施工设备的发展,桥梁设计选址受地质情况影响越来越小,但对于一些复杂岩溶地质的桥梁基础钻孔施工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这种复杂岩溶地质钻孔施工,一般
本文主要应用常规资料、海南省乡镇自动站和海口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3年3月20日海南岛罕见的大范围强烈冰雹过程进行中尺度分析.结果表明:中层干冷急流叠加在低层暖湿气流上,
  应用雷达回波三维组网拼图数据、加密自动站和地面灾害大风资料,对2008-2012年京津冀地区20次区域性雷暴大风天气过程进行了统计.检验了基于模糊逻辑建立的利用回波强度
会议
大连南部滨海大道工程二标段在无掩护水域、受海况影响大、中等水深和流速的条件下采用了自行设计的混凝土底板形式的有底钢吊箱进行承台施工,并获得成功,该施工工艺安全可靠。
本文利用常规探测资料、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自动站观测资料等对2013年3月27-28日发生在广西的一次飑线大风天气过程进行跟踪及监测预警,对其大尺度环流背景、雷达回波特征
民生新闻顾名思义,是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新闻。它代表着老百姓的态度、视野和情怀。而如今,在广播电视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为满足电视观众日益增长的对信息获得的渴望和诉求,
具有负磁化率磁性材料的设计和构筑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本文以胺离子模板金属甲酸框架为基础,借助溶剂热以及微波辅助的方法通过改变使用的有机胺或采用金属掺杂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