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民族旅游节事的区域合作与规划--云南西双版纳案例研究

来源 :中国地理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taaa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跨界民族是"因政治疆界与民族分布地域不相一致且跨国界而居的民族"(方芸,2001)。本文以傣族泼水节及其他节事为例,对云南省西双版纳州跨境民族旅游节事的区域合作问题进行案例研究。文章以网络查询资料为依据,构建了旅游节事的五个感知度指标,包括:目的地感知度、区域感知度、民族感知度、竞争感知度和综合感知度,分析了泼水节的区域定位。文章还以抽样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研究了泼水节和其他节事区域间的相对地位。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西双版纳旅游节事的规划框架和要点,包括:国际联动,四国合作,打造东南亚"贝叶文化"国际节事圈;省内联动,四方协调,打造云南省"中、北、西、南"区域节事圈;分层次、分市场,对节事进行定位,大力发展节事经济。文章还从标志性节事、主要节事、背景性节事活动、节事旅游等四个层次构建了西双版纳各类节事产品的运作方式。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作出的“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为搞好村镇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建设21世纪新农村指明了方向。本文就如何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促进城镇化的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浅谈了几点学习体会。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六届四中全会上提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的重要论断,对于我国现在乃至今后长期经济发展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将从农村人居环境的现状出发,讨论为什么要“反哺”、“反哺”什么、怎样“反哺”的问题。
在中共十六届四中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在2004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要下决心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本文指出我国已进入必须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阶段,分析了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若干思路。
虽然《宪法》规定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才可以征用土地,但是《土地管理法》又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使用土地必须使用国有土地。即凡是不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用地单位或个人需要使用土地,都必须请求政府动用征地权,以满足其用地的需要。本文介绍了现行征地制度的缺陷,分析了征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浅谈了征地制度改革的重点。
我国人多地少,农村人口比重大,“三农”问题突出,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与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不同,目前我国乡村问题的研究多为宏观性的,微观的、动态的研究很少。村镇研究虽然已被各方面所关注,但研究的重点又多集中于小城镇发展上,较少涉及镇以下的村的发展问题。本文通过对陕西关中西部一个大型基层村——BY村农民收入结构的调查分析,试图从社区性的微观尺度,探讨西部农耕区乡村发展与小城镇建设问题。
20世纪80年代,费孝通先生发表《小城镇,大问题》之后,小城镇发展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本文介绍了小城镇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作用,阐述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的两难困境,提出小城镇发展的出路。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旅游群体。大学生崇尚自我,精力充沛,空闲时间相对较多,喜爱非常自由的旅游方式。在已有的研究中发现,大学生潜在的旅游需求是巨大的。绝大多数学生有不同程度的旅游体验,没有旅游过的学生也大多数希望未来有机会旅游。但是,大学生潜在的旅游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旅游者受到旅游认知、旅游消费能力、旅游体验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注重旅行体验和体现真我的自助游,受到大学生乃至年轻人的喜爱。本文以中山大学
社会在发展,生活在转型,旅游已成新时尚。在眼下这个推崇个性、流行自由的时代,背包旅游作为一种另类旅游,已为越来越多的年轻一族所崇尚。为了认识、了解、体验异域地区人们的生活,研究他们的历史、地理、风俗和民情,他们自由组合,随意选取旅游目的地,然后根据自己的旅游目的与个人爱好,拟定一个行程表,采取野游、探险、暴走等时下流行的自助游方式,收集旅行地的地理、历史和人文资料。文章通过对背包旅游的含义、特征和
通过1531名游客的问卷调查对水乡古镇景观意象知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乡古镇旅游景观意象构成的基本要素是通道、节点、标志、区域、边界、豪宅和民居,而区域和边界感知较弱,这是受旅游景观空间分布及其要素类型的影响;基于游客对旅游景观重要性比较评判的结果,对特色旅游景观意象知觉进行量化比较,认为旅游景观意象知觉与游客出游前的感知行为关系密切。
边境旅游为西双版纳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增长点,本文在回顾了西双版纳边境旅游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双版纳发展边境旅游的优势和劣势,并提出发展边境旅游的战略构想及政策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