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保护区多元治理的基础条件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liaocangl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然保护区近三十年来发展迅猛,但管理中与当地在土地权属和资源利用等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通常的解决思路是在现有管理体制机制下,以政府集中管理为主,调整政府关系以及政府与保护区关系;或者在保护区管理中,将焦点集中于改善保护区与社区关系,比如探索了接近于西方多元治理理论的社区参与式管理等新型管理模式,并取得一定成果。但我国公共资源管理长期受制于以政府为中心的单一治理结构,治理效果有限并缺乏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由此,提出自然保护区公共资源多元治理的必然性,并简要解释了基于"公共池塘资源模型"的多元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基于该理论,以我国国家治理逻辑为主线,一方面分析了我国模仿资本主义制度的工业模式,虽在短期取得了瞩目的经济增长绩效,但此体制不具备自我制度创新能力,相应地,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缺乏完善的宪政基础和法治保障,我国多元治理模式的制度基础是有先天缺陷的:另一方面分析了政党伦理成为国家伦理后,人们日常生活受制于政党伦理和政制规约,尤其是近15年的现代化转型使得政党伦理在中国各地逐步式微,公共资源的多元治理模式面临精神伦理缺失的危机。因此,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公共资源多元治理尚处于初步阶段,缺乏西方多元参与管理的民主政治和伦理资源等基础条件,因而不具备西方多元治理的精神实质,更多地是应用其手段和形式。因此,改进中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应该在先天制度不足的客观情况下,实行渐进式的改革。在切近中国的现实的同时,具体开展中西方公共资源多元治理的比较研究,把握社会自治治理及多元治理的实质,合理循序地建构具备自我创新能力的核心制度和伦理资源,使多元治理在我国自然保护区公共资源管理中持续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文史哲地"综合性课程打破当下学科教学的严格分界,根据"文哲史地"四门学科的内容、形式以及研究和教学的联系性,以语文课程内容为载体,融合四门学科的相关内容.这与高中语文
本文简述了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以及地方财政实行国库改革的必要性,分析了地方高校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对高校自身所带来的利弊,针对地方高校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方面所面临的问题,
<正>植物寄生线虫是世界农业生产上为害最大的植物病原之一,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00亿美元。其中,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和胞囊线虫(Heterodera and Globodera spp.
会议
<正>五十年代中期,刚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作协《文艺月报》编辑部当编辑的茹志鹃,以她独特的视角、细腻的笔触,写出反映军民鱼水情的感人至深的成名作《百合花》。这篇作品
为探索高压加工对蔬菜组织的影响,确定合理的蔬菜高压保鲜贮藏参数,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蔬菜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高压加工技术,以生物显微镜为分析手段,对蔬菜组织进行了分析。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国际贸易竞争的加剧,技术性贸易壁垒以其隐蔽性和合法性的特点成为世界各国竞相采取的主要的贸易保护手段之一,并且成为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目的:总结PCNL相关的尿源性脓毒血症的发病特点、转归规律及诊治经验,降低发生率及死亡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采用PCNL治疗肾铸形结石并发尿源性脓毒血症
<正>最近出版的30多万字拙著《诗与政治——二十世纪上海公共文化中的女子越剧》,试图在中国文化现代转型的语境中,探寻和思考越剧的意义。女子越剧也许是中国近代唯一保存至
金属间化合物基层状复合材料Ti-Al3Ti 是 在天然生物材料贝壳强韧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层状复合材料,它由韧性的金属Ti 和脆性的 金属间化合物Al3Ti 组成,除了可
<正>一些重大事故或事件发生后,微博上对有关部门的反应骂声一片。我和一个朋友就下面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有关领导"知道这些群情激愤的声音吗?朋友认为:"他们"当然知道,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