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的疗效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long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注射于术膝关节周围组织对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7月176例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患者纳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尺骨冠状突骨折占所有尺骨近端骨折的14%,冠状突骨折是肘关节前方不稳定的关键因素,目前对于冠状突骨折的最佳治疗选择仍不明确。
老年人股骨转子间骨折,大多数由低能量损伤所致,这与老年人骨质疏松有关,而老年人往往合并内科疾病,若保守治疗,需长时间卧床,易发生心肺功能减退,肺部感染,泌尿系统的感染,褥疮,深静脉血栓形成加重骨质疏松,严重时危及生命,因此我们主张对能耐受手术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脊髓损伤患者肢体功能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方法 2014年6月~2015年6月共收治脊髓损伤患者89例,男性64例,女性25例;年龄17岁~80岁,平均48.5岁;住院天数2~49天,平均25.5天;颈脊髓损伤33例,腰椎损伤22例,脊髓型颈椎间盘突出34例;颈脊髓损伤伴全瘫5例,颈脊髓损伤伴不全瘫67例,腰椎损伤伴不全瘫17例,入院前均未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部分患者肌张力较高,经早期肢体康
目的:膝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常见退行性骨性关节病,是引起中老年膝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中药外敷是临床上最常用的中医外治法之一,为了进一步探讨中药外敷在肝肾亏虚型膝骨性关节炎保守治疗患者的护理效果。
目的:分析影响空心拉力螺钉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的相关因素,疗效评价主要为术后并发症(继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骨不连、股骨颈短缩等)的发生率、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等,从而为临床上应用空心钉治疗股骨颈骨折提供参考意见。
目的 观察低强度脉冲超声联合浓集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的打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效果。 方法 2006年4月至2014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骨科收治入院的34例(41髋)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患者,根据国际骨循环研究学会(ARCO)股骨头坏死Ficat期分期标准:I期24髋,Ⅱ期17髋,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19个髋关节),对照组17例(21个髋关节)。
目的:在腰椎管狭窄症中,椎间盘突出和黄韧带肥厚常同时并存,特别是分别成为非同一平面的狭窄因素时,单纯的内窥镜髓核摘除术仅能解决椎间盘平面的压迫因素,不能解除黄韧带部位造成的狭窄,为了一次同时解除两种压迫因素,我们设计了椎间孔镜一期腰椎管侧前壁减压术;方法:CT定位,自小关节内侧黄韧带狭窄处(椎管侧壁)穿刺至椎管前壁的椎间盘突出处,逐级环踞减压、置入工作通道,内窥镜下摘除突出髓核和切除黄韧带;结果:
[目的]通过对同节段腰椎管内骨化和椎间盘突出并存患者影像资料和临床实践的总结分析,探讨骨化组织、脱出髓核与临床症状的关系,合理制定手术方法、减少创伤、提高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5年10月应用CT定位+椎间孔镜治疗的300例此类患者,将所有患者的64排螺旋CT影像资料输入GE-AW4.3影像后处理系统工作站,利用其同步多平面重建技术对手术节段的骨化组织和椎间盘突出做多方位察测和分类
目的 采用先进的3D生物打印技术对组织工程支架进行优化,完全模拟正常关节骨-软骨的生理结构,同时使用 3D 打印喷涂技术, 将骨支架部分与软骨支架部分紧密结合起来,立体繁育结构有助于提高骨细胞及软骨细胞在支架的附着及增值,同时也可以提高复合支架的机械力学性能,有利于其生理功能的发挥,对修复动物关节缺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目的:探讨3D打印辅助经后路椎弓根钉棒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椎体骨折的临床应用。 方法:3D打印组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胸腰段椎体骨折患者(11例),依据其术前64层多排螺旋CT扫描结果进行3D打印原型制造,结合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分析与在3D打印模型的模拟内固定植入,测量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进钉方向以及进钉点与后正中线的距离,并与术中实际使用情况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