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治未病”理论指导“小儿流行性感冒”的防治

来源 :2010年全国中医儿科学术交流大会暨第二届中华中医儿科高等教育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ay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流行性感冒多由病毒侵犯入体所引起的一种以肺系症状为主的一种传染病,简称流感。以急起高热,乏力,全身酸痛与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为临床特征。该病潜伏期短,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之时多发。本病轻症治疗及时,预后良好;重证发病急骤,传变迅速,预后较差。本文就笔者防治流行性感冒的体会进行介绍,提出未病者早防、已病者早治。
其他文献
小儿感冒发热是临床最常见症状之一。笔者用自拟清热透表汤治疗小儿夏季感冒发热106例,指出治疗应扶正祛邪,当以清热生津,宣透卫表为主,自拟清热透表汤加减。但临症时须辨清气阴
期刊
小儿ALRI为西医学病名,是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的总称,主要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以及肺间质的炎症,是儿科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祖国医学无小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之病名,根据其
会议
本文对“哮咳”病名的来源进行介绍,简述了其诊断情况,提出倡导“三期分治”,用虫类药治哮,选白屈菜治咳。指出防治并重,以哮论治哮咳的方法可重复率高,值得在国内外推广使用,并可形
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Bronchiolitis Obliterans,BO)是与小气道炎症性损伤相关的慢性气流阻塞综合征。是一种以小气道腔内肉芽栓塞/或小气道损毁后瘢痕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缩窄
会议
在临床上小儿肺系病证既是常见病、多发病,也可以是危重症。肺系病证中的常见病证主要有感冒、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五虎汤出自《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方由麻黄,杏仁,甘
目的:探讨旋复代赭汤加减治疗小儿刺激性频咳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观察患儿服药后咳嗽频率减低情况、体温降至正常时间、肺部阳性体征消失时间等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用药1
会议
反复性的气喘发作对小儿影响甚巨,气喘的反复发作,更可影响幼童生活质量以及生长发育。西医长期控制气喘的药物,多含有类固醇,长期服用下,对幼童身高发展的影响更是不可忽略。近年
会议
为了揭示我院内科系统感染因素之间的关系,为了今后工作提供依据。根据我院1996年1月~1998年12月,3年来上报的666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结果以神经内科的医院感染率最高,感染率达 8. 50%,感染部位以泌
倪珠英教授系全国名老中医,湖北省中医院儿科教授、主任医师,从医半个世纪,擅治小儿各类疾病及疑难杂症,对肺系病证研究尤其深入,提山“热、痰、气”是小儿咳喘类疾病之病理关键,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