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对上层海洋中尺度涡的影响:对2001-2014年西北太平洋的评估

来源 :第二届中国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gug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北太平洋(WNPO)是台风和海洋涡旋的多发区域,使用融合的海平面异常数据和Argo数据来评估西北太平洋区域内台风通过做功对海洋涡旋的能量输送情况.观察发现,在西北太平洋,反气旋性涡比气旋性涡占有更高的比例.对于反气旋性(气旋)涡,台风通过做功输入的全部能量中,有126(74)Mw来自台风旋转的驱动作用,另有100(47)Mw来自台风的大风拖曳作用.格点化处理台风对海洋表面流做功的每年平均结果表明,台风对气旋性涡流做功26Mw,而对反气旋性涡流为27Mw,两者几乎相等.从涡流的角度看,对气旋性涡做负功和对反气旋性涡做正功对海洋上层产生影响,而对气旋性涡做正功和对反气旋性涡做负功对海洋深层产生影响,则发现台风通过反气旋性涡做功对上层海洋的影响效率均值为0.56,而通过气旋性涡的效率为0.40,故台风在反气旋性涡区域做功比在气旋性涡区域做功对上层海洋的影响更有效.
其他文献
气候变化背景下,北方森林作为重要的有机碳库面临严重威胁。火烧干扰作为北方森林常见的干扰类型,其频度和强度都有增加的趋势。因此,火烧干扰对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及其地形差异,对准确模拟和预测北方森林碳库变化具有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探究火烧对中国大兴安岭落叶松林土壤CO2和CH4排放、微生物量和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在坡地和洼地不同地形下的差异。
近年来,冻融土遥感已经成为地球观测系统科学计划的重要目标。被动微波遥感能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的观测,时间分辨率高,为土壤冻融状况在区域尺度上的探测提供了可能,使其成为监测地表冻融循环最有效方法之一。现有的双指标算法[1-6]、决策树算法[7]、标准差指数算法[8]和判别式算法[9-10],都是利用冻/融土在介电特性上存在巨大差异的特点来区分地表冻融状态,但存在适用性受到限制、时效性差以及判识精度有限
利用NCEP/GEFS分析场资料和长三角探空资料,对2012~2015年6~7月江淮流域对流有效位能(CAPE)的模式输出量和观测计算量进行比较,研究了模式分析场输出对流有效位能的不确定性及其来源。通过比较发现,模式输出量和观测计算量的平均误差可达30%以上,在高温高湿的条件下,误差甚至可达50%以上;进一步研究发现,对流有效位能的计算不确定性主要来自分析误差、假相当位温的计算方案差异以及是否考虑
海面飞沫的生成和海浪息息相关。飞沫生成函数是用于量化飞沫水滴生成数量的关键公式,常利用风浪状态参数对飞沫生成函数进行参数化,本文对比了常用于参数化海面飞沫生成函数的风浪状态参数,分析比较了各风浪状态参数的优缺点,并结合风浪水槽的测量数据,提出了能够合理参数化飞沫生成函数的新风浪状态参数方案。
一般的,南极、北极、青藏高原(由于其隆起成为地球中低纬度地区唯一大面积进入冰冻圈的地区)以及赤道暖池区域被认为是地球系统的4个极,主要对应冷极和暖极。气候变暖背景下,由于冰冻圈及其快速的变化对全球和区域的气候化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为冷极的极地地区和青藏高原被学者们称为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驱动器和放大器。本文则进一步从全球热力状况的平均态及其要素本身变化出发,提出热力要素的梯度是气候变化响应的放大
Arctic sea ice(ASI)and its potential climatic impacts have received increasing attention during the past decades,yet the relevant mechanisms are far from being understood,particularly on how anomalous
会议
2008年汶川M 8.0级地震后东南沿海地震带地震活动明显减弱,2012年开始转折回升,3级以上地震明显增加;2012、2013年相继在广东新丰江水库和福建仙游水库发生M 4.8级地震;2014年华南地区地震活动由水库区扩展到非水库区,由多震区转移到弱震区,并在2016年7月广西苍梧发生M 5.4级地震,显现出地震活动继续活跃的态势.
南北地震带南段对于青藏高原的隆升、增厚和物质逃逸等问题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本文通过对研究区内布设的“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项目350个流动台站及中国地震台网86个固定台站的观测记录进行处理,联合反演面波频散与接收函数数据,获得了地壳厚度、沉积层厚度分布情况以及地壳上地幔高精度S波速度结构。
会议
对江淮地区1948-2014年共67年的5-7月1000hPa平均气温序列进行气候阶段划分,考虑气象要素在确定的气候阶段内具近似性,以及气候阶段自然长度与数学分段的非一致性,通过气候特征统计方法,首先将67年的气温序列划分为三个不同的气温变化阶段。进一步通过气温变化指标TI对各个气温变化阶段进行特征定量描述,气温变化气候阶段指标表达式为:TI(1000hPa)=(Tn – T1)*(Tma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