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对西藏形象的认知--基于对留学生的调查

来源 :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w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达赖自诩为宗教领袖,惯于向西方讲述西藏宗教文化故事,造成西藏形象传播上"西强我弱"局面.根据对302位外国留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38位外国留学生、22位西藏人的访谈,外国留学生对西藏宗教文化形象的认知呈现微弱正面态势,对中国政府的西藏政策的评价正负面参杂,深受达赖话语的影响.来源国家和媒体接触是影响留学生西藏形象认知的重要因素.提升西藏形象,需要有效回应西藏人相关诉求,建构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提高讲述西藏宗教文化故事的能力,发展对外媒体,充分运用公众力量,加强对突发事件的报道.
其他文献
广州拥有种类繁多的花卉景观资源,深厚悠久的历史底蕴以及对外开放的良好传统,这是广州打造"花城"品牌形象的独到优势.本文通过对《发歌》、"丝路花语"城市形象国际传播项目等重点案例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广州市充分挖掘传统历史文化渊源,综合运用高低介入性传播媒介,利用海内外全媒体平台进行创意推广等途径,建立了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品牌营销战略,成功向世界传递出友好、热情的信息,有效提升了"花城"知名度与广州的
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有多种传播形态,其中电影被认为是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也是国外民众了解中国文化最有效、最直接的途径,而在国际影坛上获奖的中国电影则更是展示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本文以近30年欧洲三大电影节中获奖的中国内地影片为视角,通过分析影片的文化层次,归纳总结出每部影片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从而描摹出中国文化的对外图景呈现;同时将影片中的文化元素与权威机构发布的最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元素相比
地方外宣是中国对外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边境省份,近年来不断探索外宣新模式,"国际友人感知吉林"系列活动已成为吉林省对外宣传的品牌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外宣效果.本文以第三届"国际友人感知吉林"系列活动之一——2016"微秀吉林"主题活动为例,通过SWOT分析法来评估融媒体发展背景下的地方外宣活动,探讨地方外宣部门如何利用融媒体优势进行有效的对外宣传,并通过SWOT矩阵框架为策划地
本文聚焦青岛市委外宣办与青岛电视台参与国际传播的典型案例——"丝绸之路今日行"大型媒体采访报道活动,围绕地方外宣在积极融入国家战略报道中如何利用区域优势探索地方模式、城市媒体如何以创新的传播策略尝试国际传播话语实践进行梳理和分析.文章认为,"丝绸之路今日行"不仅是一次成功的新闻行动,一个生动的报道样本,也是地方外宣和城市媒体在国家传播的宏大叙事之外,讲述更为具象、鲜活、灵动的中国图景的有力探索,具
自"中国出版走出去"系统工程开展以来,中国图书的海外影响力日益提升.海外传播效果直接影响到跨文化交流中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塑造,影响到对外传播体系策略的效能评价.在整体营销的思路下,中国图书海外传播的现实状况也将影响到文化输出系统工程的方向调整和策略调节.然而,困于国际受众反馈数据采集的艰难,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中国图书海外影响力的调研渠道有限,评测指标单一.本文基于网络数据采集的研究视角,从到达度一关
2013年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态度不一,乐观支持和警惕质疑的声音同时存在,该倡议甚至被解读为"中国版的马歇尔计划".从传播学的角度看,中国与沿线国家"民心不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沿线大部分国家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都在很多方面深受美国的影响,所以中国进行对外传播,美国是不可绕开的因素.美国在这些国家的影响是其实力以及多年传播塑造的结果,为了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本文旨在从
世界政治正进入"后国际形象"时期,应当高度认识国际格局变化和地缘政治博弈,在此基础上升级对外传播方案.政治价值观是对外文化传播和国家"软实力"竞争的核心,是国际意识形态斗争和舆论较量的关键点.要善于比较总结中国政治发展的全面性特点和独特优势,讲清楚西方民主制度的根本缺陷和局限性,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和讨论.
通过对2012年以来中国国家形象调查结果的分析发现,近年来中国国家形象稳中有升,国际贡献度逐渐得到世界认可,科技形象和"中国制造"日益成为亮点.同时,越年轻群体对中国认知越积极,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华认知鸿沟依然存在,中国经济形象获普遍认可,政治形象仍有待改善.要注重将海外民众不断增强的中国需求转化为国家形象红利,在对话世界的过程中展示中华魅力,塑造好国家形象.
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民意调查对国际舆论引导和国家形象塑造的重要性日益受到世界主要国家的重视.通过对当前国际涉华民意调查现状分析发现,在现阶段"西强我弱"的国际民调格局中,国际民意民调机构对中国国家形象构建从调查议题设置、调查范围选取、调查发布和调查解读等方面对中国国家形象产生影响.相对于西方民调机构的政治考量和调查议题的局限性,我自主开展的国际民调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评估更为系统和详细,在调查结果发
本文通过与"意义场"的阐述,"参与者"的分析,在一个媒体与媒介合二为一的人人媒体时代,国家形象的海外传播需要在文化符号隐喻、符号拼接与符号识别上统筹议程设置与仪式设置,才能够形成海外信息传播的对话而不是单向度的输出,进而达到形象建构的良好形象,推进对外的政治、文化、经济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