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咸水入侵对崇明岛河岸带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反硝化过程的影响

来源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生态农业专业委员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yue3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对照相比较,模拟咸水处理显著提高了河岸带根际土壤pH、电导率、总溶解性盐的含量;由于咸水处理时间较短,4种植被型河岸带土壤总有机碳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但是土壤溶解性有机碳(DOC)受咸水处理影响较为明显;经过咸水处理后,4种植被型河岸带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皆有所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模拟咸水处理后土壤微生物区系发生显著变化,除放线菌菌群数量出现稍增加之外,细菌、真菌以及硝化和反硝化细菌数量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特别是反硝化功能细菌数量较对照平均下降了51.8%,而真菌数量下降幅度最小,平均仅为28.9%.这说明河岸带土壤不同微生物区系对咸水处理的响应过程存在显著差异;受到模拟咸水入侵后,河岸带土壤与氮转换相关的酶活性普遍受到抑制,其抑制作用随酶类型不同存在显著差异,亚硝酸还原酶活性反应最为敏感,较对照平均下降了43.5%;硝酸还原酶活性次之,降幅为37.4%,而脲酶受咸水影响较小,平均下降仅为29.5%;咸水过程明显削弱了河岸带土壤反硝化过程,其速率平均下降34.9%.通过比较还发现,在模拟咸水处理下,不同植被型河岸带土壤微生物生态生理响应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较,茭草种植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受咸水处理的平均抑制率最大,土壤反硝化速率也最小;其次是菖蒲和芦苇,而菖蒲与芦苇混栽模式下土壤微生物生态生理指标和反硝化速率受咸水影响程度最小,表明其反硝化过程对咸水入侵具有较好的缓冲作用。
其他文献
  为了筛选出适宜旱作区推广的耕作技术,在旱作大田条件下,设置深耕、免耕覆盖、深松覆盖、传统耕作四种耕作方式,研究了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孕穗后旗叶光合色素、净光合速率和
  综述了不同覆膜材料、覆膜时期、覆膜方式、生育期及不同土壤深度的土壤温度效应,为旱地地膜覆盖技术增产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展望了旱区地膜覆盖技术在土壤温度效
  长期实践证明,通过品种区试、审定不但可以鉴定和筛选优良品种,明确品种的生产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区域,加快优良农作物品种在适宜地区推广速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限制不良品种的
  中国是一个13亿大口的发展中国家,小麦是我国城乡居民的最重要口粮品种,而且是全年粮食生产的第一季,在我国素有"夏粮丰则全年丰"的说法,可见小麦在全年粮食生产和国家粮食安
  河北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在全国粮食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全省耕地总资源9498万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8852万亩.2010年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423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
  创造有利条件,最充分利用自然经济潜力,保证俄罗斯人口粮食供给,始终是国家最重要的责任。解决这样问题的可能性取决于国家具有适合于农业生产的土地、生物气候潜力以及
  以第一类越流补给含水层情况下的地下水向井孔非稳定流动的解析解为例,将属于智能优化算法中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混沌序列优化算法应用于求解分析抽水试验资料,确定含水层参
  为了探讨地下水浅埋区再生水灌溉对土壤环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设置地下水埋深(2m、3m和4m)和灌水水量(900m3/hm2和1200m3/hm2)两个因素,对冬小麦全生育期土壤氮素和冬小麦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mechanisms of hydrogen sulfide(H2S) adsorption on three different boichars derived from agricultural/forestry wastes through pyrolysis a
会议
  由于农村面源污染严重,快速的工业化和城镇化以及环保投入的历史欠账太多,农村小水体存在较为严重的污染,同时政府环境监测系统又难以有效覆盖,隐患重重。通过对数量众多的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