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志雄教授学术思想简介

来源 :广东省首届中医学术流派与岭南中医药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w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志雄教授治学与临证,以《内经》、《难经》为基,海派、岭南中医为纲。学术上强调经典为纲、各家为目,“内难为源,伤寒为流”。何志雄教授认为,历代医家在“内难”、《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的基础颇多发挥,屡有建树,均是在“内难”等经典理论指导下的完善与创新。何志雄教授深谙经典,尤重伤寒,师学仲师之法而不泥古法,揉合各家学说而不失偏颇,将经典中医之大法与岭南地域的气候环境紧密结合,力倡寒温并用,揉合伤寒六经辨证与卫气营血辨证。岭南多湿热,伤寒发病亦为常见。六经辨证亦可指导岭南湿热病、杂病的辨证论治。在多年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中,何志雄教授逐步建立并完善“胃气学说”,发展“六经实质”倡导“六经体质学说”,以之指导岭南特殊地域下外感、内伤杂病的临证辨治和理论研究。
其他文献
  本文将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渗透于小学体验实践活动中,从做家务劳动,校园服务和社会实践中使学生学会了尊重师长,提高了家庭、学校和社会责任感。
会议
  目的:探讨岭南医学流派各医家关于胸痹病的病因病机及证治规律。方法:对现代岭南名中医75例病案中中药进行频数及聚类分析,结合岭南地区气候特点,推论岭南医学胸痹病的病机特
  本文简要介绍了二加龙骨汤的来历,并列举分析了该药方治疗失眠、久咳低热、背冷及杂病善后等案例的药理作用。
1950年生。江苏无锡人。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研修班,后考取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现任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研究生导师,兼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经国吾弟:  咫尺之隔,竟成海天之遥南京匆匆一晤,瞬逾三十六载幼时同袍,苏京把晤,往事历历在目唯长年未通音问以诚憾事近闻政躬违和,深为悬念人过七旬,多有病痛,至盼善自珍摄  三年以来,我党一再倡议贵我两党举行谈判,同捐前嫌,共竟祖国统一大业惟弟一再声言“不接触,不谈判,不妥协”,余期期以为不可世交深情,于公于私,理当进言,敬希诠察  祖国和平统一,乃千秋功业台湾终必回归祖国,早日解决对各方有利台湾
  陈伯坛为近代岭南伤寒学派最具代表性人物。本文在较充分收集和阅读陈氏著作、医案、医话及其后人评注基础上,对其医案加以汇编连同当时继承及研究者的评述附于后,以期能有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的中医证候规律,以期对临床辨证提供借鉴。方法:采用频数统计方法,对1994~2009年岭南地区中医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文献资料从证候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
  中医学有着独特的发展历程和学科特点,历代中医名家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在中医理论、临床、教学、科研等各个方面推动着中医学的发展.熊曼琪教授是当代岭南伤寒名家之一,
会议
  本文介绍了陈镜合教授的“现代中医”,是指中医学西医,或西医学中医,而以中医为主的中西医结合医。“现代中医”的临床思维具有认清中西医各自优劣势,辨病与辩证相结合,能中不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论述了岭南医学流派清代以前医家对胸痹病的病名、病因病机及治法治则的演变规律。岭南医学史上,胸痹一名首见于《肘后备急方》,从《肘后方》记载的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