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依赖性MFP方案联合大剂量三苯氧胺逆转耐药肺腺癌的疗效探讨

来源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肿瘤学协作中心第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209xm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多药耐药(MDR)是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肺癌耐药机理复杂,如何逆转多药耐药提高肺癌化疗疗效是临床急待解决的问题. 方法:本文报道一例46岁女性,因咳嗽、咳痰伴间断痰血半年入院,确诊为左肺下叶腺癌T4N2M1-Ⅳ期(左腋下淋巴结、脑、骨),先后给予司莫司汀(Me-CCNU)、丝裂霉素(MMC)、长春花碱酰胺(VDS)、顺铂(DDP)即SMVP-T1方案(Me-CCNU0.1d0,MMC10mgd1,VDS4mgd1,8,DDP70mgd1 60mgd2),MVP -T2方案化疗(剂量同前), 治疗后呼吸道症状无好转,复查胸部CT等考核疗效显示病灶进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腋下淋巴结病理标本中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多项耐药相关基因产物(P-gp、MRP、LRP)表达阳性,系原发性多药耐药肺癌.改换程序性应用司莫司汀(Me-CCNU)、丝裂霉素(MMC)、5-氟尿嘧啶(5-Fu)、顺铂(DDP)联合大剂量三苯氧胺(TAM)即TSMFP-T3方案(TAM80mg d1~11,Me-CCNU 0.1d3, MMC10mld4 ,5~Fu 0.75d4~7 ,DDP70mgd6 60mgd7),TMFP-T4方案化疗(剂量同上),二段化疗后呼吸道症状完全消失,复查胸部CT等考核疗效显示病灶绝大部分消失. 结果:本患二段MVP方案化疗后病灶未控制,检测耐药相关基因产物多项表达阳性,为一原发耐药非小细胞肺癌,改换程序性应用MFP方案联合大剂量三苯氧胺二段化疗后病灶绝大部分消失,临床症状缓解.据报道DDP耐药与细胞内谷胱甘肽(GSH)含量升高有关,与LRP表达也有关,MRP 与细胞内GSH含量呈正相关,本患MRP、LRP检测均(+),说明对DDP耐药.有报道程序性给予5-Fu能逆转DDP耐药,5-Fu对MRP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能抑制细胞内GSH而逆转DDP耐药,三苯氧胺也可逆转DDP耐药.据此组成TMFP方案,并设计程序性用药,5~Fu缓慢静点二天后再给予DDP,二段化疗后病灶绝大部分消失,临床症状缓解,证实以上观点.给药程序十分关键,有报道先给DDP再给5~Fu则无逆转DDP耐药作用. 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多项耐药基因产物的联合检测可指导临床化疗方案的选择,程序性应用MFP方案联合大剂量三苯氧胺能逆转DDP耐药,值得临床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含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用含紫杉醇的化疗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 3 0例 ,紫杉醇剂量 13 5mg/m2 ,均匀 3h静脉输注 ,3~ 4周重复 1次
会议
目的:评价大剂量醛氢叶酸+5FU持续滴注48小时联合羟基喜树碱治疗晚期胃肠癌的客观疗效及毒副反应. 方法:62例病人使用CF200mg/m2静滴+5FU0.5静推+5FU3.0-3.5g/m2静脉持续4
会议
目的:探讨颈淋巴结清扫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应用价值及效果. 方法:对36例鼻咽癌放疗后颈淋巴结残留或复发的患者行颈淋巴结清扫术,应用Kaplan-Merer法计
会议
目的:观察新型肿瘤坏死因子(rhTNF-NC)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近期疗效. 方法:14例确诊恶性肿瘤合并胸腔积液病人抽胸水予rhTNF-NC 200万u250万u 胸腔灌注治疗,每周治疗2次,3周
会议
Rb是影响细胞周期的重要基因,其基因产物的缺失,可引起细胞的恶性转化,是乳腺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 目的:通过探讨Rb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病理特征、淋巴结转移、预
会议
原发性肝癌(下称肝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往往不易被人们发现,尤其是首发肝外症状者,更不易被人们注意,因而容易导致误诊.患者一旦发现症状就诊时多属晚期肝癌,病情将迅速
会议
本文对97例术后病理证实乳癌(为术后辅助治疗或放化疗的巩固治疗病人),应用5年以上抗雌激素药物TAM治疗前后(每6个月)分别采血送检.采用RIA法动态监测FSH、LH、PRL、E2、P水平
会议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
目的:探讨唾液酸在宫颈癌组织内的表达及意义. 方法:采用凝集素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了70例宫颈癌组织、30例不典型增生组织及10例正常宫颈组织的唾液酸表达,应用图像分析
会议
目的:总结20例胸膜间皮瘤的诊断和治疗. 方法:回顾分析我院 1980年至2000年20年间经临床资料及病理证实的20例胸膜间皮瘤患者的诊治及预后. 结果:20例患者中3例有石棉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