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中磺胺嘧啶的降解动力学、功能基因与微生物群落

来源 :NCEC2019第十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622823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磺胺类抗生素及其相应的抗性基因在环境中广泛分布,是对全球生态和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生物降解是土壤中磺胺类抗生素去除的主要途径之一,但是目前关于磺胺类抗生素在土壤中的原位降解动力学和相关的功能微生物的研究还不清晰。
其他文献
纳米颗粒物(NPs)能促进质粒携带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的水平迁移(HGT),例如纳米TiO2[1]和纳米氧化铝[2]能促进抗性质粒RP4在细菌间的迁移转化。然而,上述这些研究是基于单株细菌在纯培养基中所得的结果,在自然环境中,NPs对ARG传播的影响尚不清楚。
重金属可以胁迫细菌产生抗生素抗性,且重金属在环境中可以稳定存在,可能产生长期选择压力,使环境中的耐药水平不断提高[1]。对于水环境中,环境浓度的重金属对细菌耐药的影响鲜有报道,有必要对环境水体中低浓度重金属胁迫细菌耐药及去除选择压力后细菌耐药性的连续变化进行实验分析。
本研究以深圳市茅洲河流域为例,探究华南地区地下水中耐药基因的污染状况与迁移规律以及季节变化对地下水中耐药基因的影响。本研究分别在华南地区对应的丰水期与枯水期对茅洲河河水、沉积物及茅洲河流域地下水进行了取样,对流域内11口民用井进行了耐药基因的污染调查。
目前抗生素在畜牧和饲料行业应用广泛,与人类生活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然而,抗生素并不能完全被生物体吸收,30%-90%会以原形或其他产物的形式由粪尿排出,导致畜禽的粪污中抗生素残留量较高,从而导致禽畜粪便的厌氧处理面临重重障碍[1]。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biodegradation mechanisms of oxytetracycline(OTC/O)and elect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bacterial community shift and OTC resistance genes in OTC dual gr
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作为一种抗菌药物,常被应用于疾病治疗、畜禽饲养、水产养殖等,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使用甚至滥用,其在环境中的行为和生态效应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1]。人工湿地是一种环境友好、经济节能的生态处理工艺,可以通过植物、基质和微生物间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协调作用高效去除进水中的污染物[2]。
环境中大量存在的抗生素,使得人类、动植物以及微生物承受着巨大的安全风险.有研究表明,抗生素不仅对环境中的非靶标生物有显著的影响,还可能会诱导抗性基因的产生.Pruden等(Pruden et al.,2006)人提出将抗生素的抗性基因作为一种新型的环境污染物.
林可霉素菌渣因含有高含量的林可霉素残留而被列为危险固体废弃物。堆肥化处理是实现林可霉素菌渣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有效手段之一。为了评估堆肥化处理的林可霉素菌渣肥的肥效,本文将腐熟的林可霉素菌渣肥进行田间试验。
大气环境作为一个重要的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库,对暴露在受污染空气中的人群造成了严重的健康风险。本研究通过考察连续河北省邯郸市一年四个季节代表月(1、4、7、10)空气中ARGs丰度,并结合HYSPLIT软件模拟四个季节的气团后向轨迹,利用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otentialSource Contribution Function,PSC
由于可用淡水资源的日益匮乏,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后用作绿化或景观用水,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并节约宝贵的水资源。但抗生素的滥用导致其在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中大量集聚,使得废水处理系统内形成了难以得到有效处理的耐药细菌,其中不乏一些高致病性的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