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居民点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以湖北省随县为例

来源 :湖北省土地学会2016年年会暨第四届土地文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yuan__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选取湖北随县厉山镇、新街镇和淮河镇的9个样本村为研究对象,基于GIS技术、IDRISI系统中Markov分析模型和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1997年、2009年和2012年农村居民点进行了景观格局指数计算,从居民点用地、规模、形状、分布四方面做相关时空对比分析,得出了随县农村居民点15年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地域、经济水平下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具有空间差异性,存在一定的分异规律;地形地貌、耕作半径是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形成的基础;交通通达度、城市化进程等因素是影响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变动的主要驱动力.
其他文献
以"协同增效"理论为基础,开发了一种低渗透油气藏的"协同增效"钻井液,并对其关键处理剂进行了评价.形成的"协同增效"钻井液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较强的封堵性和极低的表面张力.
在湿法和干法基础上,对有机土生产工艺进行改进,开发出"二次插层固液联法"生产新工艺,利用"二次插层固液联法"生产工艺将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与钠化
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将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影响,中国目前对土地整理生态效益的研究主要为定性研究,定性研究难以确切反映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不同方面的影响程度
会议
通过文献阅读和实践调研了解到,关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和收益分配问题目前已有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在收益分配中应该兼顾哪些方面的利益关系?国家应该怎样收
会议
近年来,国家和各省市不断加大投资力度,全面开展土地整理工作.国家和地方大量财力、人力、物力的投入,是否达到土地整理预期目标;项目实施的绩效如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
会议
实现科学合理的耕地质量监测分区,是落实耕地质量保护与管理的重要保障.该文以公安县为例,在构建相应的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进行综合耕地质量评价;通过引入空间自相
会议
为了摸清区域耕地后备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区域耕地总量动态平衡.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湖北省耕地后备资源进行宜耕性评价
会议
分析粮食产量影响因素、明确粮食生产能力的提升路径,对确保区域粮食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省为研究区域,选取9个影响粮食产量因素指标,通过对自变量之间的多重共线性
会议
土地资源是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局、关系到全民族根本利益、关系到子孙后代生存和发展的十分重要且无可替代的自然资源,而土地资源中的耕地资源是人类获取食物的重要
会议
研究通过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现状进行分析,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政策选择和制度设计提供决策参考.由于中国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还存在诸多类似于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