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粉末冶金制程开发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之连结板(Interconnector)

来源 :2007全国粉末冶金学术及应用技术会议暨海峡两岸粉末冶金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cky_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能源短缺的压力之下,新能源的开发已然成为各先进国家开发的主题,同时也吸引起了许多替代能源的开发.燃料电池可说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新能源供应机制,并且可同时解决过去能源利用效率低及环境污染双重问题的新技术。 本篇文章主要是在探讨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Solid Oxide Fuel Cell,SOFC)结构中之连结板(Interconnector)材料开发,利用铬金属粉末为基材之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制程技术,从粉末的预混合搅拌、成形、烧结以及高温氧化处理以达到高致密度之基本规格及要求。内容将针对粉末润滑剂配比的成形特性、烧结致密性与高温氧化测试等方向来做讨论,找出适当的制程参数,作为开发固态氧化物燃料电池连结板之基础。 从不同润滑剂比率之成形特性试验结果显示,以铬金属粉末原料(Cr)+5wt.%纯铁粉(Fe)+0.25wt.%润滑剂(lubricant)之成形密度可达到最佳之状况。烧结连结板密度在6.5 g/cm3以下,连接板之致密度不足,渗透性试验无法通过.烧结连结板密度须在6.5 g/cm3以上,才具有应用上足够之致密度。但经过高温氧化试验1000℃持温72小时后,即使烧结连结板密度不到6.5 g/cm3,仍可有良好之致密度。
其他文献
含镍粉末冶金钢通常因为镍的分布相当不均匀而无法达到优良的机械性质,在本研究中以扩散型合金钢FD-0405(Fe-4Ni-0.5Mo-1.5Cu-0.5C)作为基础粉,探讨在烧结后合金元素不均匀的
目的:了解全省公立医院病案和统计管理的基本情况,探讨提高我省病案管理整体水平的方法和对策。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式,对数据进行归类汇总,用卡方检验对部分数据进行对比分
笔记型计算机产业及3C产业急速的发展,在产品功能特异的需求下,机构为主的枢轴(Hinge)设计动作日渐变化复杂。为满足大众新奇、简易功能高质量及低成本上的需求,组装的零件需
会议
光学影像检测技术已应用在众多领域。但是对多孔性粉末冶金件的自动化光学检测一直未有泛用性的技术建立,造成国内以订单生产且少量多样的粉末冶金产业,至今仍以人工目视方式
会议
以硫酸锌、(NH4)2S2O3混合溶液为前驱体溶液,加入少量的柠檬酸钠和丙三醇为络合剂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浴沉积法在玻璃村底上成功制备了表面均匀的ZnS薄膜.研究了沉积时间和退火
会议
论文对Fe-2Cu-0.6C粉末冶金材料的微波烧结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研究了不同烧结温度下的微波烧结样品的性能和显微组织,并与相同条件下的常规烧结样品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
会议
采用超声电沉积方法在钼基底上制备了Cu/In双层膜,经过随后的热处理得到了致密的Cu-In合金薄膜.用SEM分析了超声对表面形貌的影响,用XRD研究了薄膜的相组成。结果表明:采用不
以国内外两厂生产的锤磨机失效刀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显微组织观察、耐磨性对比等几个方面,探讨两种刀片的失效机理,最后提出国产刀片加工工艺的改进方案。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支持向量回归机(SVR)的非线性动态系统辨识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推导过程和学习算法。用非线性静态子环节和线性动态子环节串联--Hammerstein 模型来描述非
会议
本文应用现代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基于ARMA新息模型和增广的状态空间模型,提出了按标量加权多传感器最优信息融合Wiener反卷积预报器,给出了局部预报器误差方差和互协方差的计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