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技术在食品检测和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来源 :第六届全国低场核磁共振技术与应用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jia0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无损、无辐射、安全高效的检测方法在现代食品安全、食品监测与质量控制等方面展现了很好的应用前景。无论食品的消费者还是生产者,都期待食品有高性价比和质量稳定性,这就需要选择比较先进的技术手段来评价食品生产和储藏过程中的质量。作为尝试,我们利用核磁共振检测技术结合模式识别分析方法,对不同花源、不同地区及不同生产日期的蜂蜜以及不同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和牛奶进行检测、比较和分析(图1),使不同来源的样本可以直观地展现其成分差异和变化,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的结合在食品的快速准确区分和鉴定方面显示出了比传统方法较佳的前景,并且可以更好地监测和控制食品的生产和质量。另外,我们发展了一些新型核磁共振技术用于食品的检测和质量控制研究中,如高分辨分子间多量子相干技术用于黏稠或者半固体食品如奶酪、蕃茄酱和蜂蜜以及鱼类的直接检测分析和品质鉴别中,二维高分辨J 分解谱用于鱼类食品的成分鉴别和储藏过程的生化反应及化学变化进行追踪研究。结果表明,新的核磁共振技术可作为高分辨魔角旋转技术和食品萃取技术的有益补充,并且在食品的新鲜度鉴定、加工生产和储藏过程监控方面展示了较好优势。
其他文献
采用低场核磁共振技术进行检测时,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微弱且信噪比低,真实的信号容易淹没在背景噪声中,严重影响到后续的反演等操作的准确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利用非局部均值滤波算法对CPMG回波信号进行降噪的方法。首先,对算法中至关重要的参数选择的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了利用Stein 无偏风险估计的自适应参数选取方法;然后,根据回波信号的特性对算法进行改进,即利用信号点数据方差的不同,自适应地求取各点进行非
本项目设计了一套MRI 虚拟数据采集与图像重建软件(VMRI),该软件可在脱离硬件设备的运行环境下,获得与硬件成像教学仪相仿的实验效果.VMRI 软件由磁共振预扫描界面及虚拟成像界面组成.在预扫描界面中,使用者可通过对参数的设置,结合软件仿真的FID 信号来实践拉莫尔频率测定、射频脉冲角度确定和电子匀场等工作的实现过程,深刻理解核磁共振仪器在成像之前所做的前期工作.虚拟成像界面中,可虚拟实现序列选
会议
近年来便携式单边核磁共振技术受到广泛关注,由于其结构开放、体积较小、便于移动,能够在任意位置从任意角度对物体进行无损检测,同时采用永磁体提供主磁场,价格低廉、能耗较低,再加上其可以提供传统核磁共振所给予的包括弛豫时间T1、T2、成像、扩散系数D,甚至是化学位移等等在内的诸多信息,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分析和质量控制,材料科学领域,地球物理领域等[1].单边核磁共振仪的主磁体结构主要有:U 型磁体,Ha
有机页岩矿物复杂,流体赋存形式多样,孔隙小,渗透率低,测井解释和流体识别面临挑战。核磁共振(NMR)作为一种重要的测量手段,在孔隙度、渗透率和孔隙结构研究方面具有其它方法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为此,开展核磁共振岩心实验,利用核磁共振信息建立页岩测井解释模型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此项研究针对Haynesville页岩开展了核磁共振岩石物理实验,得到了核磁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和粘土水体积以及横向弛豫时间(T2
煤的甲烷吸附能力是影响煤层气储量评价和关键开发措施确定的关键评价要素.常规的煤层气储层吸附能力的评价主要借鉴并采用煤层气的甲烷等温吸附方法(GB/T19560-2004).这种方法以粉末样品和平衡水条件作为分析基础,具有分析周期长、无法实现无损检测,无法同时分析游离气和吸附气等特点.为此,本文将常规的等温吸附装置与低场核磁共振装置联合,建立了一套可同时进行常规甲烷等温吸附和基于核磁共振的吸附测定的
会议
微纳制造技术的进步,推动了核磁共振仪器的微型化发展。基于本课题组前期在微纳制造方面的经验与优势,提出了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的研究。本报告将首先介绍我们在微纳制造特别是微流控芯片方面的研究基础。然后重点阐述我们在微型核磁共振检测装置方面的研究进展。在微型核磁共振检测方面,开展了微型永磁体系统的设计与仿真分析、制造与性能测试,研究了微型线圈特别是微流控线圈的制作工艺及其性能测试方法,最后融合商用电子控
核磁共振技术在石油录井中的应用,可以帮助录井工作在不受样品类型限制的情况下进行岩屑样品快速分析,能够在钻井过程中及时准确地获取储层物性参数.核磁共振录井仪主要包括探头与测控系统两部分组成.测控系统实现了对整个系统的控制与数据的采集处理,是最核心的部分之一.本文设计的测控系统如图1 所示,主要分为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两大部分.其中模拟电路包括功率放大电路、隔离电路、前置放大电路等,数字电路包括FPGA
会议
EMRT核磁共振测井仪是由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核磁共振测井仪,本文主要介绍了EMRT 核磁共振测井仪采集模式、数据采集的质量控制参数以及在砂泥岩,碳酸盐岩等典型地层中应用实例分析。实例表明,EMRT 核磁共振测井仪在采集过程中保证采集数据质量可靠,在精细处理过程中能提供储层各种孔隙度(泥质束缚水、毛管束缚水、可动孔隙度、有效孔隙度以及总孔隙度)及其分布细节;提供区别于常规仪器计算
作物自身的水分调控以及对环境的实时响应关系到其代谢的活性、同化物累积以及最终产量,对作物用水规律的认识也是促进作物水分高效利用的关键.为探索活体小麦植株水分的分布状况、日周期节律以及物候变化规律,本研究采用无损、非侵入的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T2 弛豫谱技术,以建立小麦器官的相对含水率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核磁共振T2 弛豫谱幅度和纯水含量具有极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