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缓蚀阻垢剂TS-312在煤化工企业的应用

来源 :2015中国水处理技术研讨会暨35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chenl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介绍了高效缓蚀阻垢剂TS-312在煤化工企业的应用情况.实际监测结果表明,该药剂具有良好的缓蚀阻垢性能,使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其他文献
广德新杭南方水泥有限公司的2500t/d生产线,2004年8月投产.篦冷机(LBT32216推动篦式冷却机)原设计产量2500t/d,改造前系统产量为3000 ~ 3200t/d.随着产量的提高,原设备能力已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具体表现为:出篦冷机熟料温度高(200~230℃),细料侧跑红料,一室及二室的前端两侧护板和篦板容易烧坏.篦床有红河现象,篦板使用寿命低,对设备的安全使用和水泥粉磨工序带来了
在新型干法窑水泥生产中,熟料的冷却方式基本采用篦式冷却机冷却.在实际生产中,篦床两侧由于冷却风短路,导致篦床两侧的熟料产生一条高温的红色熟料带,俗称"红河",文章对浙江某水泥厂出现的“红河”现象进行分析,并从机械设计方面来解决“红河”现象,改造之后,消除了“红河”现象,熟料的冷却效果明显加强,热回收效率明显提高。
河北省建材工业设计研究院曾对数十条新型干法生产线进行过热工标定,热工标定按照JC/T733-2007《水泥回转窑热平衡测定方法》进行,物料平衡和热平衡及综合能耗按照JC/T730-2007《水泥回转窑热平衡、热效率、综合能耗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在对冷却机系统进行热平衡计算中,发现普遍存在冷却机系统热支出大于热收入的现象.本文以A厂5000t/d生产线的热工标定数据为例,对冷却机热平衡偏差进行分析,
文章分析HNSF公司使用的篦冷机运行中的障碍,采取对篦冷机进口区冷却前端五排固定篦板的两台风机进行了改造,该改造项目实施后,两台冷却风机的装机功率增加了57kW,实际运行功率增大了约40kW。同时,回转窑热工制度得到了较大改善。
冀东海德堡(泾阳)水泥有限公司有两条5000t/d生产线,其中,1号线于2007年5月份投产,2号线于2008年10月份投产,均在较短时间内实现达标达产.两线均采用小窑头罩,三次风是从篦冷机二段顶上取风,篦冷机连接部位因为长期受到高温辐射和物料冲刷,很容易造成浇注料脱落和磨薄等情况,此处离大梁较近,施工空间狭小,严重影响浇注料的施工质量.总结改造之前,两线因连接部位故障导致篦冷机停机情况,提出改造
篦冷机矮墙因受到熟料的磨损,尤其是一段矮墙还受到高温的碱蚀,使用寿命一般为半年至一年左右.本文采用刚玉(或矾土)、SiC为骨料,以纯铝酸钙水泥为结合剂,添加超微粉、复合外加剂,并掺加一定量的耐热钢纤维,按照低水泥浇注料施工规范,在耐火材料工厂制作篦冷机矮墙用的预制件。经过应用,取得了好的效果。
本文合成了[4,4-联噻唑]-2,2-二胺(TDA),并用1H NMR和质谱确定其结构.采用静态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等方法研究了TDA在0.5M硫酸溶液中对碳钢的腐蚀抑制作用.用扫描电镜(SEM)表征了碳钢的腐蚀形貌,并通过量子化学计算验证了其缓蚀性能.结果表明,TDA是一种有效的酸性溶液中的碳钢缓蚀剂,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电化学结果表明是一种混合型缓蚀.
供热管网系统目前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失水偷水严重、腐蚀穿孔、换热器结垢等,最严重的问题是腐蚀结垢,特别是系统补水量的增大更增加了缓蚀阻垢的难度.这不仅要求缓蚀阻垢剂在高温下维持系统所需的阻垢率和缓蚀性能,也要求阻垢缓蚀剂本身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不易在高温下分解.由于市售阻垢缓蚀剂很难达到这一要求,本公司研发的碱性固体缓蚀阻垢剂GH1000,是由多种功能各异的成份组成的有机结合无机复配水处理药剂,集防腐
絮凝法对工业废水脱色以其高效、便捷、前期投资少、脱色效果好等特点受到广泛的关注,恰当选择及使用性能优良的絮凝脱色剂是能否达到高效的关键问题.但已有絮凝剂在使用范围和效果上又存在着某些不足.本文所介绍的XT-201属新型阳离子季铵盐型高分子除色絮凝剂.从测试评定结果上看其兼具脱色、絮凝、降解COD的作用.新型污水脱色剂XT-201在污水脱色絮凝、降解COD方面表现出了优异的性能,根据污水的特殊要求适
在有机膦产品生产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氯化氢、甲醛、胺类等尾气,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本文分析了有机膦产品尾气的特点,介绍了一种简单易推广的尾气处理方法.虽然水处理剂逐步向聚合物的方向发展,但完全取代有机麟产品尚需要很长时间。随着我国水处理行业的持续发展,将会进一步提高有机麟产品生产过程的尾气排放要求,因此,对有机麟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尾气进行分类或综合处理、变废为宝,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仍值得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