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黑色素/阿霉素脂质纳泡的制备及治疗研究

来源 :第三届全国暨国际超声分子影像及生物效应和治疗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kaia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制备一种载黑色素/阿霉素于一体的多模态多功能脂质纳泡诊疗剂,初步评价其超声、光声显像及治疗效果.方法 制备载黑色素/阿霉素脂质纳米微粒,检测其一般特性及药物包封率.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法充入惰性气体—全氟丙烷形成脂质纳泡,在体外琼脂糖凝胶模型中观察其超声及光声增强显影效果.将载黑色素/阿霉素脂质纳泡与MDA-MB-231细胞共孵育2h,不时地采用低强度聚焦超声(LIFU)爆破脂质纳泡溶液,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细胞摄取阿霉素的情况,并通过流式细胞法检测MDA-MB-231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载黑色素/阿霉素脂质纳米粒造影剂外观呈棕乳红色混悬液,分布均一,呈圆形,分散性好,平均粒径为(371.9±120.6)nm;UV-Vs分光光度计测得包封率为85.57%;在体外显影中,能够明显地增强超声及光声显影效果;与细胞共孵育并联合超声微泡爆破功能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可见细胞核内大量的红色荧光物质(阿霉素),实验组荧光强度明显高于其他对照组,验证了超声爆破载黑色素/阿霉素的脂质纳泡能够明显地增加药物的局部聚集;流式细胞检测,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载黑色素/阿霉素脂质纳泡不仅可以进行超声及光声双模态显像,而且还能在超声微泡爆破的作用下释放药物,实现对肿瘤细胞的杀灭作用,有望成为一种兼具肿瘤显像与治疗于一体的诊疗一体化纳米探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HIFU表面层三维消融模式中内部未消融区温度对消融带的形成及内部未消融区活性的影响.方法 根据内部未消融区温度的不同,实验分5组:①低于37℃组,②37℃~42℃组,
会议
  目的 制备出一种载血卟啉单甲醚(HMME)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HMME),检测PLGA-HMME微球的基本特性以及药物包裹在PLGA微球上后,药物性质改变情况.方法 采用双乳化
会议
  磁消融是一种新型原位治疗肿瘤的微无创治疗方式.然而,不当的治疗剂量会导致残余癌或其他并发症.并且,常用的磁热用磁性纳米颗粒易于"逃出"肿瘤组织,因此存在潜在的危险.
会议
  目的 近年来声空化研究已成为热点,然而大多是基于平面低频低功率换能器进行,本研究探究了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声场中多泡分布以及相应的声致发光.方法 研究选用的换能
会议
  目的 探讨治疗超声辐照脂氟显微泡对体外肿瘤细胞细胞膜通透性变化的适宜超声微泡浓度.方法 体外培养兔VX2肿瘤细胞,在24孔板中分布VX2肿瘤细胞悬液分为对照组、单纯超声
会议
  目的 声光联合抗癌疗法(Sono-Photodynamic therapy,SPDT)是在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和声动力学疗法(Sonodynamic therapy,SDT)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
会议
  目的 本研究选用新型声敏剂Sinoporphyrin (DVDMS),设计合成载DVDMS脂质体-微泡复合体,并初步研究脂质体-微泡协同超声对乳腺癌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将一定比例的二棕榈
会议
  目的 探讨超声辐照联合紫杉醇对三维肿瘤球的细胞毒性效果.方法 无血清悬浮培养法建立人乳腺癌MCF-7及人鼻咽癌5-8F三维肿瘤球模型,通过Q-PCR、CCK-8实验检测肿瘤球与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