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癌25例临床分析

来源 :2016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暨第十七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yufei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慢阻肺患者合并肺癌的发病率及主要相关病因 方法 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2月的25例慢阻肺合并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 结果 总结分析慢阻肺合并肺癌的常见发病诱因 结论 吸烟和气道慢性炎症是慢阻肺合并肺癌的主要病因
其他文献
目的 比索洛尔在慢性肺心病治疗中应用 方法 慢阻肺肺心病120例,分观察组和对照组 结果 观察两组治疗后 RHR、RV、PASP、LVEF、FEV1 结论 比索洛尔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对小气道无明显致痉挛作用
两种方法对患者营养影响.两组患者各20例,比较两组体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肠内组体重下降有差异(P<0.05),两组血红蛋白均有升高(P<0.05).患者应及时、合理地选择营养支持方式.
目的 探究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进展相关的血浆标志物。 材料与方法 利用iTRAQ蛋白组学技术识别与COPD进展相关的血浆标志物,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在另一组队列进行验证(n=87)。肺功能,CT及一年内的急性加重情况被收集。受试者工作曲线(ROC),t检验及相关性分析被用于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胎球蛋白B最终被识别,其在COPD (1652±427 ng/ml)中的浓度显
目的 了解AECOPD感染多重耐药菌危险因素 方法 对718例AECOPD进行痰培养及多重耐药判断 结果 共230例分离到潜在致病菌,57例为多重耐药菌 结论 高PaCO2、2周内抗菌素治疗者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稳定期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和影像学结构病变与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并进一步分析其影响强度.方法 入选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门诊稳定期COPD患者96例,分别完成COPD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CAT),同时于同一天行肺通气功能检查(PFT)、一口气法弥散功能检查(DLCO-SB)、脉冲振荡检查(IOS)、 多层螺旋CT检查(MSCT).采用S
目的 探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的肺功能随季节的变化情况.方法 收集门诊稳定期的COPD患者,每三个月随访一次,共随访1年,分别为冬季1、春季、秋季及冬季2,每次随访均行肺功能检查.主要的肺功能参数包括FVC、FEV1、FEV1/FVC、MMEF、RV/TLC、DLCO.使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来比较每次随访间的差异.
会议
目的 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PM2.5/NO2)浓度升高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死亡率和急性加重率升高密切相关.本研究通过探究上海市空气质量和COPD急性加重的规律,为COPD急性加重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1)收集101例COPD患者自2010年11月至2011年8月间每日自觉症状资料,对每次急性加重进行评估,并分析其与PM2.5/NO2的相关性.(2)纳入自2015年1月至2015年5
目的 探讨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噻托溴胺粉吸入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给予苏黄止咳胶囊联合噻托溴胺粉吸入剂治疗,对照组单用噻托溴胺粉吸入剂治疗,疗程2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应用策略 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入住呼吸内科的所有无并发症的轻中度COPD患者,先后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实验组采取集束化护理策略进行肺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及治疗的依从性
目的 探讨延续护理对COPD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 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 100例COPD 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0 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门诊随访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实施延续护理随访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