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畲族的香火继嗣方式——以丽水市老竹畲族镇沙溪村蓝姓宗族为例

来源 :第三届人类学高级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shsun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人类学家的归纳,人类的继嗣(descent)方式主要有单系继嗣(父系或母系)、双系继嗣、双边继嗣、平行继嗣、两可系继嗣等几种。畲族与世界上绝大多数民族一样,所采取的继嗣方式是以父系单系继嗣为主。本文以丽水市老竹畲族镇沙溪村蓝姓宗族为例,研究了明清时期畲族的香火继嗣方式。
其他文献
目前,我国基层按照《村民组织法》的要求,普遍开始了村民自治的实践,这其实可归为晏阳初所说的公民教育的内容。但村民自治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依然很多,笔者认为,现阶段村民自
自2003年7月“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在河北定州市翟城村成立之后,以其理论上的煽动力,挟各种报刊、互联网等传煤的宣传,新乡村建设运动大有如火如荼之势。“全国已经有一大批志
本文介绍了浙江农民“下山脱贫”的经验,论述了我国反贫困的战略选择问题,并分析了移民式扶贫战略的可行性。
本文从姻亲在亲属网络中的地位分析了东北汉族乡村社会的特点。文章围绕东北汉族在人类学中的地位、姻亲在亲属网络中的地位及其特点、东北汉族乡村社会的非宗族性及姻亲关系
自从近代西方工业文明逐渐传播到东方以后,尚未完全从封闭的躯壳中蜕变出来的中国社会,也开始慢慢升起了现代化的风帆。中国各民族人口的地域流动和科层流动的速度,与传统社会相
会议
1997年,笔者一行曾经在云南大理的地石曲白族村展开了为时两个月的调查。时隔8年,地石曲村有了新的发展,同时也迎来一个转折点,新修的大丽铁路、大凤公路等将占去村中大量的耕地,
互联时代背景下,智慧教育逐渐成为了新的研究热点和教育教学的发展趋势.然而,智慧教育的核心在于智慧课堂的建设,通过将教育智慧化、科技化,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以
乡村发展与农民角色的转换是互为统一的,对此学术界以及乡村发展项目的参与者也做了分门别类的探讨。如从村民自治角度对乡村精英人物的研究,从农民工流动角度对现代
会议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随即成为了社会性别文化建构的基本力量和途径之一,并可能是社会性别文化建构当中最重要的环节,成为个体建构性别文化的起点。本文试图通过广西马山县
“会”是我国历史上民众团体活动的现象,起源于古代的“社会”,有乡民祀神会集之义。香会即会的变相,是供奉香火的会。顾名思义,祖师会就是供奉祖师香火的会。学术界对当代香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