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卫星测高、GRACE和海洋资料研究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

来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六届年会暨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da05121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探讨了中国区域海平面变化及其规律。卫星测高的结果表明,中国南海、东海和黄海的海平面变化具有明显的周年变化特征。南海海平面还有明显的半年变化和年际变化信号。在季节尺度上,比容海平面变化(主要为热比容)是中国近海海平面变化的主要部分。同时,利用卫星测高的结果减去海洋资料得到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得到质量项海平面变化,并与GRACE重力卫星独立观测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在南海,卫星测高减去比容海平面变化得到的质量项海平面变化和GRACE重力卫星独立观测得到的结果在周年尺度上符合得较好。
其他文献
过去近30年的研究表明,黄土高原地区风尘沉积物的磁化率值与成壤强度呈现良好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可以与深海洋同位素曲线对比,从而被广泛应用于古气候演化研究.学者们虽然认同黄土沉积物的磁化率可以反映古气候,并通过"成壤说"模式解释古土壤层磁化率增强的原因.对塔吉克斯坦黄土的研究也发现了类似规律.然而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等地区的黄土地层研究发现,成壤强度与磁化率呈负相关关系的现象普遍存在.
本文研究利用相关地质调查资料,以环境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海洋地质学等多个学科的原理为理论基础,根据海岸带的特点和黄河三角洲的地质背景,对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方法进行初步研究。突出层次性原则,建立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提出黄河三角洲环境承载能力分级评价法。依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涵义划分出一、二、三级评价因子。
本文对1988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用“科学一号”在辽东湾地区开展的工程物探和基础工程地质调查进行了介绍。采用旁扫声纳技术对位于渤中隆起和胶辽隆起带之间的渤东坳陷的一部分进行测深和地形地貌及浅地层剖面勘探。由测深、旁扫声纳、浅地层探测和沉积物分布等资料的综合分析结果,调查区的海底地貌可以分为三大区域:分别是近岸海底侵蚀岗丘和砂丘沙脊地貌区、堆积地貌和强潮流侵蚀堆积地貌。沙波区域和侵蚀区域的旁扫声纳图
本文简要介绍了小尺度海底声学模型的设计目的,在此基础上利用该模型研究了不同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纵波速度变化的规律。测量结果表明,压力在1-15MPa,温度在5-23℃范围内,纵波速度随压力的增高而增大,同时,在低频下,纵波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增大,而在高频下,纵波速度随温度的增高而减小。实验测量过程中,高压舱内换能器与样品的接触(紧贴、对齐)状况,以及在变温、变压时高压舱内的压力和温度稳定情况,直接影响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南北极遥感现场验证综合试验的研究现状,根据我国对地观测的总体规划和战略要求,做好极区遥感真实性检验和综合试验系统的顶层设计,深入、系统、全面地开展遥感真实性检验的理论研究,建立遥感现场试验的技术规范、标准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并不断完善真实性检验系统,为我国对地观测体系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撑,推动我国极区定量遥感技术的发展。
本文对北黄海采集的浅地层剖面进行了反射品质评估,对剖面上出现的多次波、侧面波、鸣震等干扰波的声学特征做了系统的分析,通过滤波处理,提高数据的信噪比,消除了干扰波对原始资料的污染,为浅地层剖面资料的后续分析解译工作提供了理想的基础资料。
通过对浅地层剖面、测深、侧扫声纳、多波束等相关资料的综合解释工作,对苏北浅滩和西朝鲜湾的潮流沙脊在水面下的发育深度进行了研究,对比发现,由于二者水动力条件及物质来源的差异,造成沙脊的分布形态及发展演化趋势以及物质构成都有所不同。
以横跨龙门山断裂系的剖面为研究区,对几种地壳补偿模式进行二维数值模拟工作,以对比几种均衡效应在研究区的不同表现,并期望能对该研究区地震现象与地壳均衡之间的关系进行初步探讨。研究表明,中、下地壳采用黏弹性或幂律流变模型等其他本构关系更能接近实际演化过程。
利用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布格重力异常和地形数据,采用Fan小波各向异性分析理论,解算了此区域不同方向上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初步结果显示青藏高原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各项不均一性,青藏高原及周围的盆地地区有效弹性厚度较大,且有效弹性厚度弱轴(即最小挠曲刚度轴)在青藏高原地区延北东方向分布,与印度板块的挤压方向大致吻合,Te和浅层(75-175km)的地震Sy波各向异性有很强的相关性,Te的“弱“轴近似对
本文使用3对具有代表意义的SAR影像,分别采用粗轨及精轨对其进行实验研究,并以SRTM DEM为参考,对两种模式下得到的DEM进行比对,结果表明精轨比粗轨得到的DEM精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