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降水的海温因子探讨

来源 :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c58122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夏季我国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涝灾害,针对此次极端降水事件本文初步探讨了下垫面海洋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对全球的海温资料进行处理,对1998年前期的海温距平分析,求降水与海温的相关系数以及对海温的合成分析,论证1998年夏季降水异常的关键海温因子.从而得到赤道东太平洋海区、黑潮区及其延伸区、南印度洋海区和北大西洋海区冬、春季的海温异常是1998年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异常的关键海温因子,同时也得出这些关键海区的海温异常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异常的关键海温因子.本文利用关键海区的海温的区域平均值与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的平均值做了多元线性回归,得出复相关系数很好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用于预报,单从预报的结果和解释方差(15%)来看还是有一定的可取性的.利用此方程和今年前期冬、春季节关键海区的海温得出今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为正距平,量级仅次于1998年,所以今年可能是将是一涝年.应该指出的是,1998年长江流域的特大降水的成因不能仅从单一的不同海区的海温异常这一个因子来下结论,很大程度上是很多因子的合力造成的,这一过程很复杂多变,目前只能从某个角度(海温)来从统计学的角度分析.虽然这一分析的方法存在很多的不足,但从结果来看还是有一定的成效的.验证了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夏季降水与海温的异常有密切的关系,说明了不同海区、不同季节的异常对长江中下游降水异常的共同影响.也进一步说明了研究不同海区、不同季节的不同异常对夏季降水异常的综合作用的重要性,当然这方面的研究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
其他文献
2010年3月31日~4月1日江苏地区产生了一次局部暴雨过程,降水区基本位于长江沿岸南部大部分地区,大致呈东西状走向,最大强降水中心位于南京到镇江句容一带,降水时段主要集中在0
会议
资料同化方法是目前提高数值模式预报准确率的主要技术手段之一,其背景场误差协方差矩阵一般取为气候统计的静态场.为了改善变分资料同化的效果,引入"流依赖"的背景场误差协
会议
在改进的藤田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利用NCEP/NCAR较低分辨率的海平面气压场再分析资料计算热带气旋最大风速半径的方法,并利用日本较高分辨率的风场再分析资料进行了验证.
会议
本文利用2008年1月25日-29日NCEP/NCAR一日四次全球再分析资料对1月25日-29日江苏省大范围强降雪过程的天气背景、散度场、水汽通量的流函数与势函数、视热源与视水汽汇以及Q
会议
利用中尺度数值模式ARPS进行了理想场的数值模拟,分析研究了水汽和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稳定度的影响以及其在背风波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的作用,研究发现,潜热释放对大气层结分
男女平等这个口号一直在喊,可是这碗水终究还是端不平的.君不见,一直以来说起打扮直觉就认为是女人的事,没有大老爷们什么事!可是,现在世道变了,男人们也要争取平等,要讲究打